马街书会的融媒体发展之路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传统曲艺发展和传承方面 | 第12页 |
2.马街书会研究方面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马街书会概述 | 第16-22页 |
(一)马街书会的历史起源 | 第16-17页 |
(二)马街书会的发展 | 第17-18页 |
1.书会的规模 | 第17-18页 |
2.书会的影响 | 第18页 |
(三)马街书会的特点 | 第18-22页 |
1.表演形式的民间性 | 第18-19页 |
2.评判方式的民间性 | 第19页 |
3.组织形式的民间性 | 第19-22页 |
二、马街书会的生存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一)民间曲艺文化的延续者——传承人分析 | 第22-25页 |
1.传承人的数量及传承情况 | 第23-24页 |
2.传承人的培养方式 | 第24-25页 |
(二)民间曲艺文化的传播内容分析 | 第25页 |
(三)书会传播对象——受众群体分析 | 第25-26页 |
1.流动听众 | 第25-26页 |
2.固定听众 | 第26页 |
(四)书会传播载体——传播组织形式研究 | 第26-28页 |
三、融媒体环境下马街书会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一)传播者年龄老化、断层 | 第28-29页 |
(二)说唱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 第29-30页 |
(三)传播平台传统单一 | 第30-31页 |
(四)与受众互动性不强,传播效果差 | 第31-32页 |
四、融媒体环境下马街书会的突破之路 | 第32-42页 |
(一)政府民间合力,培养新生代传播者 | 第32-35页 |
1.重视保护老艺人,延续传统师承培养方式 | 第33页 |
2.培养方式社会化,建立曲艺学校 | 第33-34页 |
3.与高校合作培养,降低就业门槛 | 第34-35页 |
(二)组建新型创作团队,打造精品曲目 | 第35-38页 |
1.立足本土化作者,吸纳外来创作者 | 第35-36页 |
2.聚集各路名家名师,打造精品曲目 | 第36-37页 |
3.建构创作平台和实践基地 | 第37-38页 |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立体化传播平台 | 第38-42页 |
1.建立数字化平台,构建马街书会文化数据库 | 第38-39页 |
2.多媒体融合,优化传播效果 | 第39-40页 |
3.民间曲艺进社区、学校,构建乡村大舞台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