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下游河床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 研究工作概况 | 第16-17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 第18-27页 |
2.1 自然地理与地质特征 | 第18-20页 |
2.2 工业分布概况 | 第20-21页 |
2.3 野外工作 | 第21-23页 |
2.4 室内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第23-26页 |
2.4.1 续级分离实验及元素含量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4.2 全岩样品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第24-26页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3 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与富集特征 | 第27-41页 |
3.1 重金属 | 第27-29页 |
3.2 高场强元素 | 第29-32页 |
3.3 稀土元素(REE) | 第32-35页 |
3.4 元素富集特征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4 沉积物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分析 | 第41-53页 |
4.1 沉积物微量元素赋存形态及其含量水平 | 第41-46页 |
4.2 沉积物微量元素赋存形态空间变化特征 | 第46-52页 |
4.2.1 重金属元素 | 第46-48页 |
4.2.2 高场强元素 | 第48-49页 |
4.2.3 稀土元素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沉积物微量元素的活性分析 | 第53-62页 |
5.1 沉积物微量元素活性分析 | 第53-58页 |
5.1.1 重金属元素 | 第53-56页 |
5.1.2 高场强元素与稀土元素 | 第56-58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5.3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创新性及展望 | 第63-66页 |
6.2.1 创新性 | 第63页 |
6.2.2 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