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华文汉字教学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字理识字法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字理识字法应用于小学华文教学的契合性分析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字理识字法的优势分析 | 第16-19页 |
一、字理识字法与汉字构形规律 | 第16-17页 |
二、字理识字法与学习者的思维、记忆方式 | 第17-18页 |
三、字理识字法与文化导入问题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基于问卷调查的小学华文教学情况分析 | 第19-24页 |
一、小学华文教学的特点 | 第20-21页 |
二、小学华文汉字教学的现状 | 第21-23页 |
三、小学华文文化教学的情况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字理识字法契合小学华文教学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字理识字法应用于小学华文教学的析字原则与理据分类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字理识字的析字原则 | 第25-28页 |
一、准确性原则 | 第25-26页 |
二、顺序性原则 | 第26-27页 |
三、适度性原则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基于《汉语》的汉字理据分类实践 | 第28-34页 |
一、基于《汉语》生字的析字条例和理据分类 | 第28-31页 |
二、《汉语》生字理据分类的相关数据分析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字理识字法应用于小学华文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34-49页 |
第一节 字理识字的教学原则 | 第34-35页 |
一、识字先于写字的原则 | 第34-35页 |
二、字词衔接的原则 | 第35页 |
第二节 字理识字的常用方法 | 第35-38页 |
一、图示对照法 | 第36页 |
二、偏旁点拨法 | 第36-37页 |
三、形近对比法 | 第37页 |
四、联想讲解法 | 第37页 |
五、文化归类法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字理识字的教学模式 | 第38-41页 |
一、利用现状字理解析汉字 | 第38-40页 |
二、利用溯源字理解析汉字 | 第40-41页 |
三、利用俗文字理解析汉字 | 第41页 |
第四节 字理识字的课堂设计 | 第41-49页 |
一、低年级的汉字教学示例 | 第42-45页 |
二、中高年级的汉字教学示例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60页 |
附录二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