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22页 |
1.2.1 填方路基变形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1.2.2 黄土填方路基变形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不同边界条件下填方路基变形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4 黄土填方路基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2-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室内及现场试验方案 | 第24-43页 |
2.1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4-27页 |
2.1.1 项目概况 | 第24-25页 |
2.1.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25-27页 |
2.2 室内试验方案 | 第27-36页 |
2.2.1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2.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27-28页 |
2.2.3 试验设备与试样制备 | 第28-30页 |
2.2.4 试验设备的标定与可靠性验证 | 第30-32页 |
2.2.5 约束条件的设定 | 第32-34页 |
2.2.6 试验步骤 | 第34-36页 |
2.3 现场试验方案 | 第36-42页 |
2.3.1 试验目的 | 第36页 |
2.3.2 试验路段选取 | 第36-37页 |
2.3.3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37-38页 |
2.3.4 试验元件及主要参数 | 第38-39页 |
2.3.5 试验元件布设方案 | 第39-42页 |
2.3.6 数据采集 | 第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室内及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第43-68页 |
3.1 室内试验数据分析 | 第43-49页 |
3.1.1 控制侧向变形量的土单元试样变形特点分析 | 第43-46页 |
3.1.2 控制围压的土单元试样变形特点分析 | 第46-48页 |
3.1.3 侧向变形对土单元试样干密度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3.2 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第49-67页 |
3.2.1 黄土半填半挖路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49-56页 |
3.2.2 挡墙支护黄土填方路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56-60页 |
3.2.3“V”形冲沟黄土填方路基变形规律分析 | 第60-6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约束条件下黄土填方路基沉降特征研究 | 第68-81页 |
4.1 约束条件下黄土填方路基差异沉降研究 | 第68-71页 |
4.1.1 半填半挖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分析 | 第68-69页 |
4.1.2 挡墙支护黄土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分析 | 第69-70页 |
4.1.3“V”形冲沟黄土填方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4.2 约束条件下黄土填方路基沉降特征分析 | 第71-73页 |
4.2.1 不同约束条件下黄土填方路基沉降对比分析 | 第71-73页 |
4.2.2 不同约束下填方路基顶面横向差异沉降归一化对比 | 第73页 |
4.3 黄土填方路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 第73-80页 |
4.3.1 基于曲线拟合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预测 | 第73-74页 |
4.3.2 沉降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74-75页 |
4.3.3 参数的确定与模型验证 | 第75-78页 |
4.3.4 约束条件对预测模型的影响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考虑侧向变形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计算 | 第81-90页 |
5.1 黄土填方路基变形特性 | 第81-82页 |
5.1.1 土的泊松比 | 第81-82页 |
5.1.2 土单元试样泊松比变化规律 | 第82页 |
5.2 考虑侧向变形的黄土填方路基沉降计算 | 第82-87页 |
5.2.1 侧向变形与竖向沉降的相关性 | 第82-83页 |
5.2.2 考虑侧向变形的黄土路基填方沉降计算 | 第83-87页 |
5.3 模型的验证 | 第87-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0-92页 |
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