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前言 | 第11-13页 |
1.2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组成 | 第13-14页 |
1.3 柴油机微粒排放净化技术 | 第14-17页 |
1.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1 过滤体捕集特性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2 过滤体内流场分布及微粒沉积分布 | 第18-19页 |
1.4.3 再生系统的研究 | 第19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微粒捕集器气粒两相流仿真模型 | 第22-38页 |
2.1 微粒捕集器 | 第22-25页 |
2.1.1 微粒捕集器的结构组成 | 第22页 |
2.1.2 过滤体材料 | 第22-25页 |
2.2. 数值模拟基础 | 第25-28页 |
2.2.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第25页 |
2.2.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25-26页 |
2.2.3 气粒两相流模型 | 第26-27页 |
2.2.4 多孔介质模型 | 第27-28页 |
2.3 微粒捕集器内气粒两相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3页 |
2.3.1 过滤体外流动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2.3.2 过滤体内流动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2.4 微粒捕集器几何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 第33-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微粒捕集器内压力及微粒分布特性研究 | 第38-46页 |
3.1 微粒捕集器压力分布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3.1.1 整体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内压力分布 | 第38-39页 |
3.1.2 多级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内压力分布 | 第39页 |
3.2 微粒捕集器微粒分布特性分析 | 第39-44页 |
3.2.1 整体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内微粒分布 | 第39-40页 |
3.2.2 多级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内微粒分布 | 第40-41页 |
3.2.3 两种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尾部微粒分布 | 第41-42页 |
3.2.4 两种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微粒分布均匀值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多级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微粒分布影响因数灰色关联分析 | 第46-55页 |
4.1 微粒分布均匀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46-49页 |
4.1.1 入口速度对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内微粒分布的影响 | 第46-47页 |
4.1.2 扩张角对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内微粒分布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3 长径比对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内微粒分布的影响 | 第48页 |
4.1.4 直径比对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内微粒分布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 灰色关联分析 | 第49-54页 |
4.2.1 灰色关联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4.2.2 分析影响权重 | 第51-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多级式过滤体结构微粒捕集器结构优化与分析 | 第55-66页 |
5.1 捕集器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 | 第55-56页 |
5.1.1 捕集器结构优化设计流程 | 第55页 |
5.1.2 近似数学模型的确定方法 | 第55-56页 |
5.2 捕集器捕集效率及单位捕集量数学模型 | 第56-61页 |
5.2.1 微粒捕集理论 | 第56-57页 |
5.2.2 微粒捕集效率数学模型 | 第57-61页 |
5.2.3 捕集器单位体积微粒捕集量数学模型 | 第61页 |
5.3 捕集器优化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5.3.1 参数变量的确定 | 第61-62页 |
5.3.2 优化目标的确定 | 第62-63页 |
5.3.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63页 |
5.3.4 过滤体优化数学模型 | 第63-64页 |
5.3.5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