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1-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界定和特点 | 第14-22页 |
(一)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 第14-15页 |
1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定义 | 第14-15页 |
2 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的特征 | 第15页 |
3 施暴者和被暴力者的特征 | 第15页 |
(二)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分类 | 第15-17页 |
1 按照性质分类 | 第15-16页 |
2 按照行为主体分类 | 第16页 |
3 按照发生地点分类 | 第16页 |
4 按照表现形式分类 | 第16-17页 |
(三) 目前中小学校园暴力的特点 | 第17-20页 |
1 恶性事件频发 | 第18页 |
2 女生暴力事件增加 | 第18-19页 |
3 校园暴力呈低龄化趋势 | 第19页 |
4 网络暴力凸显 | 第19-20页 |
(四) 中小学校园暴力多发的危害 | 第20-22页 |
二 当前中小学校园暴力多发的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一) 中小学生的自身特征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内在原因 | 第22-23页 |
(二) 家庭、学校和社会原因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外部因素 | 第23-28页 |
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23-25页 |
2 学校教育的偏差 | 第25-26页 |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三 国外应对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对策 | 第28-36页 |
(一) 美国--全面安全法 | 第28-29页 |
(二) 日本--立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 第29-31页 |
(三) 英国-政府战略与安全网 | 第31-32页 |
(四) 加拿大--政府政策 | 第32-34页 |
(五) 挪威--零容忍政策 | 第34-36页 |
四 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策略 | 第36-45页 |
(一) 增强中小学生自我学习意识 | 第36-37页 |
(二) 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 第37页 |
(三) 有效发挥学校德育在防治中小学校园暴力中的作用 | 第37-40页 |
1 学校应当重视素质教育 | 第37-39页 |
2 学校应着重营造长效良好校园环境 | 第39-40页 |
3 学校应重视与家长密切沟通 | 第40页 |
4 学校应重视对教师师德素质的培养 | 第40页 |
(四)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动员全员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暴力 | 第40-42页 |
1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2 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建设 | 第41页 |
3 加强学校与家庭、与社区的合作 | 第41-42页 |
(五) 完善国家法制,为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