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目的 | 第11页 |
1.2.2 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18-24页 |
2.1 基层公务员及公务员流失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基层公务员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公务员流失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3 基层公务员流失的类型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双因素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公平理论 | 第21页 |
2.2.3 库克曲线 | 第21-22页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现状及公务员流失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3.1 临潼区街道办事处公务员数量和结构现状 | 第24-27页 |
3.1.1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数量状况 | 第24-26页 |
3.1.2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结构状况 | 第26-27页 |
3.2 临潼区街道办事处公务员流失的基本情况 | 第27-32页 |
3.2.1 不同地理位置街办公务员流失情况 | 第27-28页 |
3.2.2 不同性别街办公务员流失情况 | 第28-29页 |
3.2.3 不同年龄层次的街办公务员流失情况 | 第29-30页 |
3.2.4 不同学历层次街办公务员流失情况 | 第30页 |
3.2.5 不同籍贯的街办公务员流失情况 | 第30-31页 |
3.2.6 街办公务员流失的不同形式 | 第31-32页 |
3.2.7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流失现状的分析 | 第32页 |
3.3 临潼区对街办公务员流失问题的探索和经验 | 第32-36页 |
3.3.1 临潼区对街办公务员流失问题的探索 | 第32-34页 |
3.3.2 措施实施的效果和评价 | 第34-36页 |
第4章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流失原因分析 | 第36-46页 |
4.1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流失原因实证分析 | 第36-39页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6页 |
4.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2 临潼区街办公务员流失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4.2.1 个人因素 | 第39-41页 |
4.2.2 组织因素 | 第41-44页 |
4.2.3 社会因素 | 第44-46页 |
第5章 应对临潼区街道办事处公务员流失的对策 | 第46-52页 |
5.1 从个体的角度提出解决基层公务员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6-47页 |
5.1.1 加强基层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 第46页 |
5.1.2 对基层公务员进行心理疏导和价值观教育 | 第46-47页 |
5.1.3 重视公务员个人职业发展 | 第47页 |
5.2 从组织的角度提出解决基层公务员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5.2.1 改革薪酬制度 | 第47页 |
5.2.2 完善考核机制 | 第47-48页 |
5.2.3 畅通晋升渠道 | 第48页 |
5.2.4 用培训来实现个人成长 | 第48页 |
5.2.5 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 | 第48-49页 |
5.2.6 优化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 | 第49页 |
5.2.7 在基层公务员招录中设置前置条件 | 第49页 |
5.3 从社会的角度提出解决基层公务员流失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5.3.1 建立基层公务员正常流动机制 | 第49-50页 |
5.3.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尊重公务员氛围 | 第50页 |
5.3.3 加强职业观教育和基层公务员岗位宣传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