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中“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之探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三、文献综述第9-10页
    四、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五、结构安排第11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1-12页
第一章“受益所有人”概念之概述第12-19页
    第一节“受益所有人”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第12-14页
    第二节“受益所有人”的概念界定第14-16页
        一、OECD范本第14-15页
        二、UN范本第15-16页
    第三节“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分歧第16-19页
        一、适用国内法或国际法含义第16-17页
        二、适用法律性质标准或经济实质性标准第17页
        三、适用国内反避税规则或税收协定第17-19页
第二章 各国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的立法及实践第19-26页
    第一节 荷兰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立法与实践第19-21页
        一、荷兰国内法中对“受益所有人”的相关规定第19-20页
        二、荷兰关于“受益所有人”的司法判例实践第20-21页
    第二节 英国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立法与实践第21-23页
    第三节 加拿大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立法与实践第23-26页
        一、加拿大国内法中对“受益所有人”的相关规定第23-24页
        二、加拿大关于“受益所有人”的司法判例实践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关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及完善第26-37页
    第一节 我国“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第26-32页
        一、我国“受益所有人”概念的定义及其认定标准第26-29页
        二、我国对“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与OECD观点的差异第29-30页
        三、我国“受益所有人”制度的相关实践第30-32页
    第二节 我国“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存在的不足之处第32-34页
        一、规范性文件的性质使得纳税人在法律适用上有抗辩的余地第32-33页
        二、对于“受益所有人”概念的理解有待改进第33-34页
        三、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与我国现行法律存在矛盾第34页
    第三节 对我国“受益所有人”概念的认定标准的完善建议第34-37页
        一、提高“受益所有人”条款的立法层级第34-35页
        二、深入探究“受益所有人”的内涵,制定更详细的操作文件第35页
        三、在“受益所有人”认定过程中重视“商业目的”原则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后记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机药物及氮杂环配体形成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政策性金融资源的集约使用与外向型企业的转型升级--顺德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