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6页 |
1.1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第9-10页 |
1.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1页 |
1.2 配位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第11-16页 |
1.2.1 在非线性材料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在磁性材料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3 在手性材料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4 在吸附材料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喹诺酮药物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 氮杂环类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4.1 含咪唑集团的配合物 | 第20-21页 |
1.4.2 含四氮唑集团的配合物 | 第21-23页 |
1.5 选题的依据和目的 | 第23-24页 |
1.6 实验试剂、仪器和测试手段 | 第24-26页 |
1.6.1 化学试剂 | 第24页 |
1.6.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1.6.3 测试手段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由金属离子和有机药物构筑的配合物 | 第26-45页 |
2.1 引言 | 第26-28页 |
2.2 合成 | 第28-29页 |
2.2.1 [Cd_2(LevofH)(1,3-bdc)_2(H_2O)_2](1)的合成 | 第28页 |
2.2.2 [Cu_2(μ_2-Cl)(oza)](2)的合成 | 第28页 |
2.2.3 [Co(Oza)_2(H_2O)](3)的合成 | 第28-29页 |
2.3 配位化合物1-3的晶体结构 | 第29-39页 |
2.3.1 X-射线晶体学 | 第29-32页 |
2.3.2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32-35页 |
2.3.3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35-37页 |
2.3.4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 | 第37-39页 |
2.4 表征与性质 | 第39-44页 |
2.4.1 化合物1的性质研究 | 第39-42页 |
2.4.2 化合物2的性质研究 | 第42-44页 |
2.5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由金属离子和含氮配体构筑的配合物 | 第45-58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合成 | 第45-46页 |
3.2.1 [Mn(timb)_2(H_2O)_4]·2H_2O(4)的合成 | 第45页 |
3.2.2 [Co_2(bpdc)(timb)(OH)]·0.75H_2O(5)的合成 | 第45-46页 |
3.2.3 [Ni_2(tbc)_2(py)_4](6)的合成 | 第46页 |
3.2.4 [Mn_2(1,3,5-btc)(bptp-Ⅱ)](7)的合成 | 第46页 |
3.3 配位化合物4-7的晶体结构 | 第46-56页 |
3.3.1 X-射线晶体学 | 第46-50页 |
3.3.2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 | 第50-51页 |
3.3.3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 | 第51-52页 |
3.3.4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 | 第52-54页 |
3.3.5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 | 第54-56页 |
3.4 表征与性质 | 第56-57页 |
3.4.1 化合物6的性质研究 | 第56页 |
3.4.2 化合物7的性质研究 | 第56-57页 |
3.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作者发表文章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