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在佳木斯地区音乐教育研究:1946-1948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研究目的、方法和基本路径 | 第13-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延安鲁艺至东北鲁艺的历程 | 第15-23页 |
一、延安鲁艺艺术教育革命经验的积淀 | 第15-20页 |
(一)延安鲁艺的创建 | 第15-16页 |
(二)延安鲁艺教育方针的初具与规范 | 第16-19页 |
(三)延安鲁艺音乐作品风格与创作 | 第19-20页 |
二、合江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条件 | 第20-22页 |
(一)东北解放区的战略优势 | 第20-21页 |
(二)合江省府民主政权的建立 | 第21-22页 |
注释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鲁艺音乐教育在佳木斯地区的发展与延伸 | 第23-54页 |
一、鲁艺音乐教育在东北的开端 | 第23-30页 |
(一)鲁艺随延大至佳木斯 | 第23-25页 |
(二)鲁艺在佳木斯的办学 | 第25-30页 |
二、鲁艺各文工团演出范围的扩展 | 第30-41页 |
(一)“鲁艺”各文工团建团情况 | 第30-33页 |
(二)鲁艺文工团演出情况 | 第33-41页 |
三、鲁艺在佳木斯时期音乐作品的创作 | 第41-44页 |
四、鲁艺与其它学校、文艺团体的共同发展 | 第44-49页 |
(一)在佳木斯办学的学校和文艺团体 | 第44-46页 |
(二)学校与文艺团体的演出活动 | 第46-49页 |
注释 | 第49-54页 |
第三章 鲁艺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 第54-64页 |
一、鲁艺对佳木斯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极作用 | 第54-57页 |
(一)合江鲁艺在佳木斯末期的音乐活动 | 第54-56页 |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和提升 | 第56-57页 |
二、鲁艺对东北乃至全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57-63页 |
(一)音乐理论的进步和规范 | 第58页 |
(二)东北鲁艺的总检阅 | 第58-63页 |
注释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一 | 第70-73页 |
附录二 | 第73-78页 |
附录三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