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关于品牌建设现状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2.2 关于品牌建设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关于品牌建设对策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5-21页 |
2.1 品牌与品牌建设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品牌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品牌建设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 品牌建设的内容 | 第16-19页 |
2.2.1 品牌定位 | 第16-17页 |
2.2.2 品牌形象 | 第17页 |
2.2.3 品牌认知 | 第17-18页 |
2.2.4 品牌延伸 | 第18页 |
2.2.5 品牌文化 | 第18-19页 |
2.3 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3.1 产品因素 | 第19页 |
2.3.2 顾客因素 | 第19页 |
2.3.3 企业自身因素 | 第19页 |
2.3.4 行业竞争因素 | 第19-21页 |
3 LZ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品牌建设概况 | 第21-24页 |
3.1 客运品牌建设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2 客运品牌服务模式 | 第22-24页 |
3.2.1 打造“列车+宾馆”客运服务模式 | 第22页 |
3.2.2 打造“列车+美食”客运服务模式 | 第22-23页 |
3.2.3 打造“列车+文化”客运服务模式 | 第23页 |
3.2.4 打造“列车+服务”客运服务模式 | 第23-24页 |
4 LZ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品牌建设市场调查 | 第24-33页 |
4.1 客运品牌市场调查的设计与目的 | 第24页 |
4.2 客运品牌市场调查结果 | 第24-28页 |
4.2.1 旅客基本信息 | 第24-25页 |
4.2.2 旅客购票方式 | 第25-26页 |
4.2.3 过去一年乘坐铁路出行主体调查 | 第26页 |
4.2.4 旅客对列车、车站服务满意项目的调查 | 第26-27页 |
4.2.5 旅客对品牌列车、车站服务不满意项目的调查 | 第27-28页 |
4.2.6 旅客认为品牌列车、车站服务吸引力的主要体现 | 第28页 |
4.3 客运品牌市场调查分析 | 第28-31页 |
4.3.1 全局客运品牌视觉识别不统一 | 第28-29页 |
4.3.2 对品牌调研重视度不高 | 第29页 |
4.3.3 品牌建设管理不规范 | 第29-30页 |
4.3.4 品牌建设无序化 | 第30-31页 |
4.3.5 品牌营销推广缺乏创新 | 第31页 |
4.4 客运品牌市场调查结论 | 第31-33页 |
5 LZ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 第33-45页 |
5.1 在品牌标识上形成统一清晰的视觉呈现 | 第33-38页 |
5.1.1 地域文化元素要融入整体设计中 | 第33-35页 |
5.1.2 列车装饰设计元素的整体统一 | 第35-38页 |
5.2 重视市场调研分析,实施准确的品牌定位 | 第38-40页 |
5.2.1 现有站车服务项目的旅客细分群体构成及优化措施 | 第38-39页 |
5.2.2 列车、车站服务潜在需求分析及服务措施 | 第39-40页 |
5.3 加强品牌建设管理,提升品牌服务价值 | 第40-41页 |
5.3.1 打造亲情服务班组 | 第40-41页 |
5.3.2 强化业务培训学习 | 第41页 |
5.3.3 加强软硬件投入改善车站候车室环境 | 第41页 |
5.4 突出品牌文化特色,推动子品牌建设发展 | 第41-43页 |
5.4.1 突出“丝路快车”主品牌的客运文化概念 | 第42页 |
5.4.2 打造“丝路快车”特色客运子品牌 | 第42-43页 |
5.5 创新品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认知 | 第43-45页 |
5.5.1 利用新媒体提高品牌认知 | 第43-44页 |
5.5.2 利用新媒体提高品牌价值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LZ集团有限公司客运品牌调查问卷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