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5-24页 |
2.1 礼仪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 第15-19页 |
2.1.1 礼仪教育 | 第15-18页 |
2.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第18-19页 |
2.2 礼仪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2.1 人的本质与社会交往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 第21页 |
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21-22页 |
2.3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的意义 | 第22-24页 |
2.3.1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2-23页 |
2.3.2 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社会化 | 第23页 |
2.3.3 礼仪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24-31页 |
3.1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24-27页 |
3.1.1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 第24-25页 |
3.1.2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展现的必然要求 | 第25页 |
3.1.3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 | 第25-26页 |
3.1.4 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 第26页 |
3.1.5 适应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 第26-27页 |
3.2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 第27-31页 |
3.2.1 大学生礼仪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性 | 第27-28页 |
3.2.2 大学生礼仪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 第28页 |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指导作用 | 第28-29页 |
3.2.4 礼仪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1-43页 |
4.1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31-34页 |
4.1.1 充分认识学习礼仪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4.1.2 高度认同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 第32-33页 |
4.1.3 政策法规日趋完善 | 第33-34页 |
4.2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4.2.1 所学专业未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 第34-35页 |
4.2.2 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礼仪行为的满意度差 | 第35-36页 |
4.2.3 大学生对礼仪教育活动参与度低 | 第36-37页 |
4.2.4 礼仪教育活动在高校推广存在困难 | 第37-38页 |
4.3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43页 |
4.3.1 学校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位 | 第38-39页 |
4.3.2 没有把礼仪教育融入实践中去 | 第39-40页 |
4.3.3 没有发挥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 | 第40-41页 |
4.3.4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 第43-55页 |
5.1 推动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 第43-47页 |
5.1.1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强化礼仪教育的内容 | 第43-45页 |
5.1.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优秀的礼仪教育理念 | 第45-47页 |
5.2 推动礼仪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 | 第47-50页 |
5.2.1 在社会实践中检验礼仪教育 | 第47-48页 |
5.2.2 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 | 第48-49页 |
5.2.3 倡导大学生在礼仪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 | 第49-50页 |
5.3 发挥网络载体的阵地性作用 | 第50-52页 |
5.4 推动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的构建 | 第52-55页 |
5.4.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 第52-53页 |
5.4.2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大学生礼仪状况调查问卷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