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劳动安全论文

矿工信息深度加工能力与煤矿险兆事件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信息深度加工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2 险兆事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3 本研究的出发点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矿工信息深度加工能力与煤矿险兆事件相关理论分析第20-33页
    2.1 矿工信息深度加工能力理论概述第20-23页
        2.1.1 概念及内涵第20-22页
        2.1.2 维度分析第22页
        2.1.3 矿工信息深度加工能力与安全应激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第22-23页
    2.2 安全应激性行为相关理论第23-25页
        2.2.1 概念及内涵第23-25页
        2.2.2 影响因子分析第25页
    2.3 煤矿险兆事件理论研究第25-32页
        2.3.1 险兆事件应用第25-28页
        2.3.2 煤矿险兆事件的定义第28-29页
        2.3.3 险兆事件与安全应激性行为的关系研究第29-30页
        2.3.4 煤矿险兆事件致因分析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构建相关理论概念模型及统计分析第33-51页
    3.1 构建理论概念模型及确定测量指标第33-37页
        3.1.1 理论概念框架第33-34页
        3.1.2 研究理论假设第34-35页
        3.1.3 测量指标分析第35-37页
    3.2 问卷编制第37-38页
        3.2.1 问卷编制过程第37页
        3.2.2 问卷内容第37-38页
    3.3 问卷范围和目标第38页
    3.4 数据统计和项目分析第38-41页
        3.4.1 基本信息统计第38-39页
        3.4.2 项目分析第39-41页
    3.5 信效度分析第41-43页
        3.5.1 信度分析第41-42页
        3.5.2 效度分析第42-43页
    3.6 因子分析第43-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 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预防策略提出第51-68页
    4.1 结构方程模型第51-53页
        4.1.1 理论研究第51页
        4.1.2 构建过程第51-53页
    4.2 构建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及分析第53-55页
        4.2.1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第53-54页
        4.2.2 二次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4-55页
    4.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第55-60页
        4.3.1 结构方程模型识别第55-56页
        4.3.2 “违犯估计”检验第56-58页
        4.3.3 模型整体拟合指数评价第58页
        4.3.4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评价第58-60页
    4.4 模型假设检验及验证结果解释第60-63页
        4.4.1 模型假设检验第60-61页
        4.4.2 模型结果解释第61-63页
    4.5 煤矿险兆事件预防策略第63-67页
        4.5.1 矿工自我提高第63-65页
        4.5.2 煤矿积极引导第65-66页
        4.5.3 政府政策扶持第66-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68-69页
        5.1.1 主要工作第68页
        5.1.2 结论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0页
附录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场围岩变形破坏应变场、地电场响应特征及测试研究
下一篇:大倾角煤层局部充填长壁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