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导言 | 第11-17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2.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 1.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3.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 | 第17-18页 |
| 1.文化强国 | 第17页 |
| 2.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17-18页 |
| (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 1.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文化萌芽阶段 | 第18页 |
| 2.改革开放——十七届六中全会前:社会主义文化初步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 3.十七届六中全会——现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 (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 第20-23页 |
| 1.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 第21页 |
| 2.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第21页 |
| 3.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第21-23页 |
| 二、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31页 |
| (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 第23-24页 |
| 1.对本民族文化影响力不自信 | 第23页 |
| 2.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手段单一 | 第23-24页 |
| 3.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 第24页 |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程度较低 | 第24-26页 |
| 1.有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不够 | 第25页 |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传播方式不够灵活 | 第25-26页 |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 | 第26页 |
| (三)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发展较慢 | 第26-28页 |
| 1.文化产业发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 第27页 |
| 2.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和保障制度 | 第27-28页 |
| 3.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和竞争力 | 第28页 |
| (四)网络文化发展面临困境 | 第28-31页 |
| 1.网络文化内容参差不齐 | 第29页 |
| 2.网络文化监督和管理的力度还不够 | 第29-30页 |
| 3.部分网络文化主体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 三、我国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对策 | 第31-40页 |
| (一)进一步大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第31-33页 |
| 1.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 第31-32页 |
| 2.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 第32页 |
|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 | 第32-33页 |
| (二)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进程 | 第33-35页 |
| 1.加强社会各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第34页 |
| 2.要构建科学的价值观传播机制 | 第34-35页 |
| 3.建立高品德工作者队伍,重塑道德榜样 | 第35页 |
| (三)大力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 第35-37页 |
| 1.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 | 第35-36页 |
| 2.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 | 第36-37页 |
| 3.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第37页 |
| (四)促进网络文化全面发展 | 第37-40页 |
| 1.优化网络文化内容,用优秀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 第37-38页 |
| 2.完善网络文化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 第38页 |
| 3.提高网民网络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网络环境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