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1 研究方法第10页
        1.2.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第12-18页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2.1.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2.1.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2.1.3 概括述评第14页
    2.2 审计风险相关理论基础第14-18页
        2.2.1 审计风险的含义第14-15页
        2.2.2 审计风险模型第15页
        2.2.3 审计风险的特征第15-18页
第三章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第18-32页
    3.1 致同会计事务所介绍第18页
    3.2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现状第18-23页
        3.2.1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组织构架第19页
        3.2.2 与审计业务相关的风险管理措施第19-21页
        3.2.3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管理现状第21-23页
    3.3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3-32页
        3.3.1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第23-25页
        3.3.2 审计程序执行及监督复核不到位第25-31页
        3.3.3 审计人员流动性大第31-32页
第四章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第32-38页
    4.1 导致审计风险存在的外部因素第32-35页
        4.1.1 宏观环境因素第32-33页
        4.1.2 被审计单位环境及舞弊第33-34页
        4.1.3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方式第34-35页
    4.2 导致审计风险存在的内部因素第35-38页
        4.2.1 内部制度不完善,宣传不到位第35页
        4.2.2 审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第35-36页
        4.2.3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第36页
        4.2.4 审计方法的固有限制第36-37页
        4.2.5 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第37-38页
第五章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8-46页
    5.1 关注并积极应对相关法规和准则变化第38-39页
        5.1.1 主动收集相关法规和准则变化的信息第38页
        5.1.2 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工作第38页
        5.1.3 及时更新工作底稿第38-39页
    5.2 提高业务承接阶段的风险防范意识第39-40页
        5.2.1 立项实行“双签”制度第39页
        5.2.2 承接审计业务实行分类管理第39页
        5.2.3 重点检查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第39-40页
        5.2.4 规范业务约定书的签订第40页
    5.3 加强落实审计项目的指导、监督与复核第40-42页
        5.3.1 项目合伙人对审计项目的指导第40-41页
        5.3.2 项目合伙人对业务执行的监督第41页
        5.3.3 贯彻落实项目组内部三级复核制度第41-42页
        5.3.4 规范执行质量控制技术复核第42页
    5.4 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第42-44页
        5.4.1 重视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第42-43页
        5.4.2 提高谨慎性和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第43页
        5.4.3 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第43-44页
    5.5 其他对策第44-46页
        5.5.1 关注处罚案例并查找自身不足第44页
        5.5.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附件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
下一篇:弘盛农副产品合作社大米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