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9页
    1.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紫花苜蓿草地的发展和生态功能第12-15页
        1.1.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紫花苜蓿草地的现状第12-13页
        1.1.2 紫花苜蓿草地的生态功能第13-15页
    1.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15-18页
        1.2.1 地膜覆盖的应用第15-16页
        1.2.2 地膜覆盖微集水技术的发展第16-18页
    1.3 磷肥的应用现状和有效利用第18-22页
    1.4 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第22-28页
        1.4.1 土壤磷素有效性第22-26页
        1.4.2 土壤氮素有效性第26-28页
    1.5 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8页
    2.1 试验地点概述第29-31页
    2.2 试验设计、材料和田间管理第31-34页
    2.3 样品采集、测定和计算第34-37页
        2.3.1 苜蓿产草量及其构成第34页
        2.3.2 苜蓿地上部分氮磷含量和磷效率第34页
        2.3.3 5 m土壤剖面含水量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第34-35页
        2.3.4 土壤样品采集和物理化学分析第35-36页
        2.3.5 土壤有机碳矿化第36-37页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7-38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38-74页
    3.1 苜蓿产草量及其构成第38-44页
        3.1.1 产草量第38-39页
        3.1.2 产草量构成第39-44页
    3.2 土壤水分动态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第44-50页
        3.2.1 土壤含水量第44-46页
        3.2.2 土壤储水量、耗水量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第46-50页
    3.3 苜蓿地上部分氮磷含量和土壤磷素收支平衡第50-57页
        3.3.1 地上部分氮磷浓度、氮磷吸收和氮磷比第50-55页
        3.3.2 土壤磷素收支平衡和磷效率第55-57页
    3.4 土壤氮磷动态与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第57-68页
        3.4.1 土壤氮磷动态及其有效性第57-66页
        3.4.2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第66-68页
    3.5 土壤有机碳含量、组分和矿化第68-74页
        3.5.1 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分第68-70页
        3.5.2 土壤有机碳矿化第70-74页
第四章 讨论第74-98页
    4.1 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苜蓿产草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第74-75页
        4.1.1 垄沟覆膜的影响第74-75页
        4.1.2 施磷肥的影响第75页
    4.2 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土壤水分和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5-77页
        4.2.1 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第75-76页
        4.2.2 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耗水量的影响..第76-77页
    4.3 苜蓿地上部分氮磷浓度、氮磷比和土壤磷素收支平衡第77-81页
        4.3.1 地上部分氮磷浓度和氮磷比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指示作用第77-79页
        4.3.2 土壤磷素收支平衡和磷效率第79-81页
    4.4 土壤氮磷动态和土壤磷素有效性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第81-89页
        4.4.1 土壤氮素动态第81-82页
        4.4.2 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对苜蓿产草量的影响第82-87页
        4.4.3 垄沟覆膜施低磷实现苜蓿产草量和磷肥利用效率双赢第87-89页
    4.5 土壤有机碳、有机碳矿化和土壤氮素有效性第89-98页
        4.5.1 垄沟覆膜和施磷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第89-94页
        4.5.2 土壤有机碳矿化和氮素有效性第94-98页
第五章 结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生产力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及模拟研究
下一篇:百脉根种质评价、创制与LcSRA13耐盐调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