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源能量控制策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3 纯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 第11页 |
1.4 复合电源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复合电源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复合电源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复合电源结构设计及特性分析 | 第14-26页 |
2.1 复合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2.2 锂电池工作特性研究 | 第15-20页 |
2.2.1 车用蓄电池的性能要求 | 第15页 |
2.2.2 蓄电池的选定 | 第15-17页 |
2.2.3 锂电池的特性分析 | 第17-20页 |
2.3 超级电容分析 | 第20-23页 |
2.3.1 超级电容的性能特点 | 第20-21页 |
2.3.2 超级电容恒流充放电特性 | 第21-22页 |
2.3.3 超级电容温度特性 | 第22-23页 |
2.4 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及特性 | 第23-25页 |
2.4.1 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2.4.2 DC/DC效率特性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复合电源系统建模及参数匹配 | 第26-36页 |
3.1 复合电源各模块建模 | 第26-31页 |
3.2 纯电动车整车及电机参数匹配 | 第31-33页 |
3.2.1 整车及性能基本参数 | 第31-32页 |
3.2.2 电机功率和扭矩参数匹配 | 第32-33页 |
3.3 复合电源能量源参数匹配 | 第33-35页 |
3.3.1 匹配锂电池参数 | 第33-34页 |
3.3.2 匹配超级电容参数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复合电源控制策略及仿真 | 第36-53页 |
4.1 复合电源控制目标及工作模式分析 | 第36-38页 |
4.1.1 分析控制系统的目标 | 第36页 |
4.1.2 工作模式分析 | 第36-38页 |
4.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8-45页 |
4.3 基于ADVISOR与MATLAB仿真 | 第45-52页 |
4.3.1 修改ADVISOR中EV车型文件 | 第45-46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6-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荷电状态预测 | 第53-63页 |
5.1 蓄电池SOC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5.2 改进的极限学习机的预测原理 | 第54-59页 |
5.2.1 极限学习机原理 | 第54-57页 |
5.2.2 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极限学习机预测模型 | 第57-59页 |
5.3 基于优化极限学习机的蓄电池SOC预测仿真 | 第59-62页 |
5.3.1 样本数据的采集 | 第59页 |
5.3.2 样本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59-60页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