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的研究 | 第11-13页 |
| 1.2.2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第14-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1.3.2 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概述 | 第18-22页 |
| 2.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述 | 第18-19页 |
|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 第18页 |
| 2.1.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及经济属性 | 第18-19页 |
| 2.2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概述 | 第19-21页 |
| 2.2.1 PPP模式定义 | 第19-21页 |
| 2.2.2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研究的必要性 | 第22-27页 |
| 3.1 快轨3号线简介 | 第22-23页 |
| 3.2 快轨3号线PPP模式概述 | 第23-25页 |
| 3.3 PPP 模式下快轨 3 号线的定价必要性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相关理论 | 第27-41页 |
| 4.1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的原则与目标 | 第27-31页 |
| 4.1.1 定价原则 | 第27-28页 |
| 4.1.2 定价目标 | 第28-29页 |
| 4.1.3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式 | 第29-31页 |
| 4.2 票价定价经济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 4.2.1 厂商理论 | 第31-32页 |
| 4.2.2 运输价值理论 | 第32-33页 |
| 4.2.3 价格上限定价理论 | 第33页 |
| 4.3 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的基本模型 | 第33-40页 |
| 4.3.1 平均成本定价模型 | 第34-35页 |
| 4.3.2 边际成本定价模型 | 第35-36页 |
| 4.3.3 拉姆塞定价模型 | 第36-37页 |
| 4.3.4 供求关系定价模型 | 第37-38页 |
| 4.3.5 双层规划模型 | 第38-40页 |
| 4.3.6 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方法 | 第41-69页 |
| 5.1 定价模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 5.2 基于拉姆塞的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模型 | 第42-45页 |
| 5.2.1 模型假设 | 第42页 |
| 5.2.2 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 5.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模型 | 第45-68页 |
| 5.3.1 建模概述 | 第45-48页 |
| 5.3.2 影响定价的若干因素分析 | 第48-58页 |
| 5.3.3 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的因果关系 | 第58-63页 |
| 5.3.4 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的模型构建 | 第63-67页 |
| 5.3.5 模型的相关检测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方案 | 第69-88页 |
| 6.1 特许经营期客流预测 | 第69-73页 |
| 6.1.1 客流预测方法 | 第69-70页 |
| 6.1.2 特许经营期客流 | 第70-73页 |
| 6.2 特许经营初期定价 | 第73-78页 |
| 6.2.1 基于多时段拉姆塞模型的定价 | 第73-77页 |
| 6.2.2 定价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 6.3 特许经营期定价调整 | 第78-86页 |
| 6.3.1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定价 | 第78-80页 |
| 6.3.2 Vensim仿真求解 | 第80-86页 |
| 6.3.3 特许经营期票价调整分析 | 第86页 |
| 6.4 对PPP模式下大连快轨3号线定价的对策及建议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 7.1 总结 | 第88页 |
| 7.2 展望 | 第88-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