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第1章 绪论第7-16页
    1.1 选题背景第7-8页
        1.1.1 国家政策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第7页
        1.1.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现状要求第7-8页
        1.1.3 上海市J小学的发展现状要求第8页
    1.2 选题意义第8-9页
    1.3 文献综述第9-14页
        1.3.1 核心概念界定第9-10页
        1.3.2 国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3 国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4 我国目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和问题阐述第14页
        1.4.1 研究目的第14页
        1.4.2 研究问题第14页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5.1 研究思路第14页
        1.5.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6 论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选择与实施第16-30页
    2.1 上海市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现状第16页
    2.2 评价目的第16-17页
    2.3 基本原则第17页
    2.4 评价方式第17页
    2.5 评价标准的选择第17-20页
    2.6 第一轮评价实施第20-30页
        2.6.1 等级常模建立及分析第20-21页
        2.6.2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第21-25页
        2.6.3 发展率分析第25-27页
        2.6.4 第一轮实施结果分析第27-30页
第3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第30-67页
    3.1 第二轮评价实施第30-46页
        3.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表的修订第30-32页
        3.1.2 等级常模建立比较分析第32-33页
        3.1.3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第33-36页
        3.1.4 评定等级要求的难度值和区分度值第36-39页
        3.1.5 发展率分析第39-46页
    3.2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析第46-63页
        3.2.1 等级常模建立及分析第46-48页
        3.2.2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第48-52页
        3.2.3 三(1)班学生二级指标得分的统计分析第52-62页
        3.2.4 整个班级的教育策略第62-63页
        3.2.5 学生个体的教育策略第63页
    3.3 第二轮实施结果分析第63-67页
第4章 研究的总结和展望第67-71页
    4.1 研究的总结第67-70页
        4.1.1 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评价系统架构落实第67-69页
        4.1.2 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成效第69页
        4.1.3 几点思考第69-70页
    4.2 研究的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趣味田径在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以海华小学为例
下一篇:“再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平面图形面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