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阴极点火过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空心阴极放电理论 | 第14-22页 |
2.1 气体放电 | 第14-16页 |
2.1.1 气体放电的伏安特性 | 第14-15页 |
2.1.2 辉光放电 | 第15-16页 |
2.2 粒子碰撞 | 第16-18页 |
2.2.1 平均自由程 | 第16-17页 |
2.2.2 碰撞截面 | 第17页 |
2.2.3 碰撞时的能量转移 | 第17-18页 |
2.3 等离子体 | 第18-19页 |
2.4 空心阴极放电的产生和主要特征 | 第19-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阴极点火过程模拟分析 | 第22-44页 |
3.1 空心阴极点火热分析 | 第22-35页 |
3.1.1 传热理论 | 第22页 |
3.1.2 ANSYS热分析 | 第22-23页 |
3.1.3 预热阶段热分析 | 第23-27页 |
3.1.4 自持阶段热分析 | 第27-35页 |
3.2 空心阴极初始电场模拟分析 | 第35-42页 |
3.2.1 电场分布计算 | 第38-39页 |
3.2.2 空心阴极电场分布模拟 | 第39-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空心阴极制作 | 第44-48页 |
4.1 空心阴极制作 | 第44-47页 |
4.1.1 阴极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 第44-45页 |
4.1.2 阴极金属部件的预处理 | 第45-46页 |
4.1.3 阴极陶瓷部件的处理 | 第46页 |
4.1.4 空心阴极的装配 | 第46-47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空心阴极点火实验研究 | 第48-58页 |
5.1 实验系统 | 第48-49页 |
5.2 空心阴极点火测试 | 第49-50页 |
5.3 点火温度 | 第50-53页 |
5.3.1 加热电流 | 第50-51页 |
5.3.2 点火电压和点火温度的关系 | 第51-52页 |
5.3.3 气体流量和点火温度的关系 | 第52-53页 |
5.4 点火电流 | 第53-56页 |
5.4.1 点火电压和点火电流的影响 | 第54-56页 |
5.4.2 气体流量和点火电流的影响 | 第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