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山区高填方路堤工后沉降变形规律与预测研究

作者简历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1.1 选题来源第14-15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2 填方路堤沉降变形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填方路堤室内土工试验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填方路堤沉降仿真模拟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与分析计算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18-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1.3.3 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填料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第21-34页
    2.1 填料基本物理性质第21-26页
        2.1.1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第21-23页
        2.1.2 矿物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第23-26页
    2.2 填料改良试验第26-28页
        2.2.1 改良土的物理性质第26-27页
        2.2.2 改良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第27-28页
    2.3 三轴试验第28-33页
        2.3.1 试验仪器第28-29页
        2.3.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第29-30页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0-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高填方工后沉降现场监测及分析第34-48页
    3.1 工程概况第34-36页
    3.2 现场监测方案第36-40页
        3.2.1 分层沉降第36-38页
        3.2.2 水平位移第38-40页
    3.3 监测数据分析第40-47页
        3.3.1 分层沉降第40-46页
        3.3.2 水平位移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高填方工后沉降ANSYS仿真分析第48-60页
    4.1 ANSYS有限元软件第48-52页
        4.1.1 有限元法第48-50页
        4.1.2 ANSYS软件简介第50-52页
    4.2 高路堤工后沉降ANSYS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2-53页
        4.2.1 建立几何模型第52页
        4.2.2 网格划分第52-53页
        4.2.3 定义材料属性第53页
        4.2.4 边界条件和定义荷载第53页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3-58页
        4.3.1 应力及位移云图第53-54页
        4.3.2 高路堤工后沉降计算第54-55页
        4.3.3 压实度对高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第55-56页
        4.3.4 降雨历时对高路堤工后沉降的影响第56-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第60-83页
    5.1 概述第60页
    5.2 沉降预测方法第60-69页
        5.2.1 曲线拟合法第60-63页
        5.2.2 灰色系统理论第63-66页
        5.2.3 BP神经网络法第66-69页
    5.3 沉降预测方法的工程应用及分析第69-80页
        5.3.1 曲线拟合法第70-75页
        5.3.2 灰色系统理论第75-77页
        5.3.3 BP神经网络法第77-80页
    5.4 沉降预测方法预测精度对比第80-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6.1 结论第83-84页
    6.2 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近桥墩水下钻孔爆破水击波有害效应及防护研究
下一篇: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高填方路堤涵洞土压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