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面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基于声振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连续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22页
        1.2.1 路面板底脱空的产生机理第13-18页
        1.2.2 脱空检测方法研究概况第18-22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声振理论及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析第25-38页
    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声振理论第25-32页
        2.1.1 振动理论第25-26页
        2.1.2 薄板声振假设第26-27页
        2.1.3 薄板声谐振子理论第27-29页
        2.1.4 声固耦合理论第29-32页
    2.2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第32-37页
        2.2.1 概述第32-33页
        2.2.2 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2.2.3 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34-35页
        2.2.4 神经网络的学习模式第35页
        2.2.5 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第35-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声音信号的采集和处理第38-51页
    3.1 信号的采集第38-39页
    3.2 信号的预处理第39-44页
        3.2.1 零均值变换第39-40页
        3.2.2 分帧加窗第40-42页
        3.2.3 滤波第42-44页
    3.3 信号特征分析第44-49页
        3.3.1 分析方法概述第44-45页
        3.3.2 有效声压第45-46页
        3.3.3 振动频率第46-48页
        3.3.4 线性预测系数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声振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连续识别技术第51-79页
    4.1 设备研制概述第51-52页
    4.2 连续识别技术有限元分析第52-56页
        4.2.1 模型的建立第52-54页
        4.2.2 声压曲线模拟结果第54页
        4.2.3 适用性分析第54-56页
    4.3 设备系统及操作简介第56-63页
        4.3.1 激励装置研制方案第56-59页
        4.3.2 设备系统组成与操作第59-63页
    4.4 试验路概况第63-64页
    4.5 脱空检测结果第64-77页
        4.5.1 3D探地雷达方法概述第64-65页
        4.5.2 工程验证与分析第65-73页
        4.5.3 脱空状况判定标准的确定第73-77页
    4.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底脱空形态描述第79-93页
    5.1 概述第79-80页
    5.2 板底脱空形态有限元分析第80-82页
        5.2.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80-81页
        5.2.2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81-82页
    5.3 板底脱空形态的神经网络描述第82-91页
        5.3.1 BP神经网络第82-87页
        5.3.2 BP神经网络的构建第87-88页
        5.3.3 神经网络的训练第88-91页
    5.4 神经网络的工程应用第91-92页
    5.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结论与展望第93-96页
    一、研究结论第93-94页
    二、主要创新点第94-95页
    三、研究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附件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公交运营管理的政府职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概率分布多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