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策略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的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的创新点第13-15页
第二章 红军开展游击战的理论依据与政策方针第15-21页
    2.1 长征前后时期南方几省敌我力量对比第15-16页
    2.2 中共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第16-21页
        2.2.1 中共党人对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探索第16-17页
        2.2.2 毛泽东对红色政权存在壮大的论述第17-18页
        2.2.3 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理论的论述第18-19页
        2.2.4 中共其它领导人关于游击战的论述第19-21页
第三章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发展历程概述第21-26页
    3.1 坚持与渐变第21-23页
        3.1.1 受限于“保卫苏区”,情感上难放弃第21-22页
        3.1.2 错误判断局势,寄希望于“主力回头”第22页
        3.1.3 坚持大兵团作战,受挫后又消极防御第22-23页
    3.2 实现转变与生存发展第23-24页
        3.2.1 思想与战略的初步转变第23页
        3.2.2 中央指示和彻底转变战略第23-24页
    3.3 走出山野,奔向抗战第24-26页
        3.3.1 了解时局,转变战略第24-25页
        3.3.2 谈判改编,开赴前线第25-26页
第四章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策略第26-36页
    4.1 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政治斗争策略第26-31页
        4.1.1 思想转变与游击战地位的确立第26-27页
        4.1.2 适合游击战争的机构组建第27页
        4.1.3 交通站和军队的政治文化工作第27-29页
        4.1.4 游击战争中的群众工作第29-30页
        4.1.5 “白皮红心”的两面政策第30-31页
    4.2 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经济斗争策略第31-32页
        4.2.1 群众对游击队的支持第31-32页
        4.2.2 其他经济支撑第32页
    4.3 南方三年游击战中的军事斗争策略第32-36页
        4.3.1 军事斗争方式第33-34页
        4.3.2 区别对待各个击破的斗争方法第34-36页
第五章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第36-43页
    5.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位第36-39页
        5.1.1 支持了中央的战略转移第36-37页
        5.1.2 保存了南方的革命力量第37-38页
        5.1.3 推动了南方抗日运动的发展第38-39页
        5.1.4 为抗日游击战提供了斗争策略借鉴第39页
    5.2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时代价值第39-43页
        5.2.1 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第40-41页
        5.2.2 服从上级命令与必要时下级独立机断相结合第41-42页
        5.2.3 大力动员群众和不硬性强求群众的原则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可持续性问题研究--以泰兴市河失镇为例
下一篇:中央巡视制度的党内治理功能研究--基于改革开放后的巡视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