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2 电动汽车接入及其参与电网调频现状 | 第13-14页 |
1.2.1 电动汽车并网技术 | 第13页 |
1.2.2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现状 | 第13-14页 |
1.3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基于稳定性的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基于经济性的调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架构及策略研究 | 第20-33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的基本要求 | 第20-22页 |
2.3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的目标 | 第22-23页 |
2.4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架构研究 | 第23-27页 |
2.4.1 系统结构及组成 | 第23-25页 |
2.4.2 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2.5 基于用户行驶需求的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策略设计 | 第27-31页 |
2.5.1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调度 | 第27-29页 |
2.5.2 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计算 | 第29-30页 |
2.5.3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计算及优化分配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基于用户行驶需求的电动汽车电量计算算法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特性 | 第33-38页 |
3.2.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第33-35页 |
3.2.2 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特性 | 第35-36页 |
3.2.3 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模式 | 第36-38页 |
3.3 电动汽车基本出行需求参数研究 | 第38-39页 |
3.3.1 电动汽车行驶性能参数 | 第38页 |
3.3.2 电动汽车电池放电效率 | 第38-39页 |
3.3.3 电动汽车日行驶距离 | 第39页 |
3.4 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电量建模 | 第39-41页 |
3.4.1 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电量计算流程 | 第39页 |
3.4.2 电动汽车用户基本日行驶距离需求电量计算 | 第39-40页 |
3.4.3 电动汽车用户行驶需求电量计算 | 第40-41页 |
3.5 算例及数据分析 | 第41-45页 |
3.5.1 算例数据 | 第41页 |
3.5.2 电动汽车行驶需求电量计算算例 | 第41-43页 |
3.5.3 电动汽车行驶需求电量水平分析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优化及分配模型研究 | 第47-71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电网调频调度控制目标 | 第47-48页 |
4.3 控制中心对参与电网调频电动汽车的整体调度流程 | 第48-50页 |
4.4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优化模型 | 第50-53页 |
4.4.1 目标函数 | 第50-51页 |
4.4.2 约束条件 | 第51-52页 |
4.4.3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优化计算 | 第52-53页 |
4.5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公平分配模型 | 第53-55页 |
4.5.1 目标函数 | 第53-54页 |
4.5.2 约束条件 | 第54页 |
4.5.3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频容量公平分配计算 | 第54-55页 |
4.6 仿真实验及其分析 | 第55-69页 |
4.6.1 仿真实验参数及数据 | 第55-58页 |
4.6.2 仿真实验 | 第58-60页 |
4.6.3 仿真实验分析 | 第60-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