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选择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危险品道路运输社会影响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论文内容与架构 | 第18-21页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论文的总体架构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1-22页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危险品道路运输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5页 |
2.1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 | 第23-27页 |
2.1.1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定义 | 第23-24页 |
2.1.2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特点 | 第24-25页 |
2.1.3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基本方法 | 第25-27页 |
2.2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选择 | 第27-30页 |
2.2.1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选择定义 | 第27-28页 |
2.2.2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选择特点 | 第28-29页 |
2.2.3 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选择基本方法 | 第29-30页 |
2.3 危险品道路运输社会恐慌演变 | 第30-34页 |
2.3.1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社会网络特征 | 第30-31页 |
2.3.2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社会信仰传播 | 第31-33页 |
2.3.3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社会共识达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社会恐慌度的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测度模型设计 | 第35-42页 |
3.1 危险品运输社会恐慌度的影响因素 | 第35-38页 |
3.1.1 基本假设 | 第36页 |
3.1.2 储存器皿的核定存储质量 | 第36-37页 |
3.1.3 运输车辆的核定载重 | 第37页 |
3.1.4 运输车辆的平均速度 | 第37页 |
3.1.5 运输车辆的通行时间修正值 | 第37-38页 |
3.2 基于社会恐慌度的危险品运输风险测度模型 | 第38-39页 |
3.2.1 社会恐慌度影响范围的确定 | 第38页 |
3.2.2 静止状态下的危险品运输社会恐慌度量模型 | 第38-39页 |
3.2.3 运动状态下的危险品运输社会恐慌度量模型 | 第39页 |
3.3 不同危险品运输风险测度模型的对比 | 第39-41页 |
3.3.1 危险品运输风险测度模型公理满足情况 | 第39-40页 |
3.3.2 危险品运输风险测度模型计算误差情况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巴斯模型的危险品道路运输最大通行量模型设计 | 第42-50页 |
4.1 巴斯模型的参数和特征 | 第42-43页 |
4.1.1 巴斯模型的参数 | 第43页 |
4.1.2 巴斯模型的特征 | 第43页 |
4.2 危险品运输社会恐慌度扩散模型 | 第43-46页 |
4.2.1 参数相似程度分析 | 第44-45页 |
4.2.2 特征满足程度分析 | 第45-46页 |
4.3 基于巴斯模型的危险品运输最大通行量 | 第46-48页 |
4.3.1 危险品运输瞬时最大通行量 | 第46-48页 |
4.3.2 危险品运输滚动最大通行量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时变条件下有运量限制的危险品道路运输最短路设计 | 第50-69页 |
5.1 时变条件对危险品道路运输的影响 | 第50-55页 |
5.1.1 时变条件对事故风险的影响 | 第51-52页 |
5.1.2 时变条件对人.风险的影响 | 第52-53页 |
5.1.3 时变条件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 第53-55页 |
5.2 时变条件下有运量限制的危险品道路运输最短路双目标多项式模型 | 第55-63页 |
5.2.1 双目标多项式模型建立 | 第56-59页 |
5.2.2 基于标号法的求解算法 | 第59-63页 |
5.3 时变条件下有运量限制的危险品道路运输最短路双层规划模型 | 第63-68页 |
5.3.1 双层规划模型建立 | 第65-66页 |
5.3.2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求解算法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广州市危险品道路运输实例分析 | 第69-82页 |
6.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第69-73页 |
6.1.1 运输车辆GPS数据采集 | 第69-71页 |
6.1.2 数据集预处理 | 第71-73页 |
6.2 数据库建立和交叉匹配 | 第73-75页 |
6.2.1 数据压缩 | 第73-74页 |
6.2.2 数据库交叉匹配 | 第74-75页 |
6.3 实例验证 | 第75-80页 |
6.3.1 运输风险的确定 | 第75-77页 |
6.3.2 运输成本的确定 | 第77-78页 |
6.3.3 道路运输最大通行量的确定 | 第78-79页 |
6.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