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的发展和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本课题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网络音视频传输相关技术介绍 | 第19-30页 |
2.1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介绍 | 第19-23页 |
2.1.1 G.711音频编解码技术 | 第19-20页 |
2.1.2 H.264视频编解码技术 | 第20-23页 |
2.2 流媒体传输技术 | 第23-28页 |
2.2.1RTSP协议介绍 | 第24-25页 |
2.2.2 RTP协议介绍 | 第25-26页 |
2.2.3 RTCP协议介绍 | 第26-27页 |
2.2.4 H.264及G.711的RTP封包 | 第27-28页 |
2.3 McFW软件框架介绍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网络音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50页 |
3.1 系统总体方案 | 第30-31页 |
3.2 系统的硬件平台介绍 | 第31-33页 |
3.3 系统的软件框架方案 | 第33-36页 |
3.4 系统功能软件实现 | 第36-48页 |
3.4.1 live555源码剖析 | 第36-40页 |
3.4.2 流媒体客户端软件设计 | 第40-45页 |
3.4.3 流媒体服务器软件设计 | 第45-47页 |
3.4.4 画中画合成的实现 | 第47-48页 |
3.5 系统的程序的运行效果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SURF匹配的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50-69页 |
4.1 SURF算法理论 | 第50-57页 |
4.1.1 尺度空间的基于Hessian矩阵的极值点检测 | 第51-53页 |
4.1.2 特征点的定位 | 第53-54页 |
4.1.3 确定特征点的方向 | 第54页 |
4.1.4 基于Haar小波响应求和的描述子构建 | 第54-56页 |
4.1.5 SURF特征匹配算法 | 第56-57页 |
4.2 融合Kalman滤波与SURF匹配的自适应窗.目标跟踪算法 | 第57-63页 |
4.2.1 基于Kalman滤波理论的目标中心预测算法 | 第57-59页 |
4.2.2 基于SURF的目标窗.自适应算法 | 第59-60页 |
4.2.3 目标跟踪算法的实现步骤 | 第60-61页 |
4.2.4 目标跟踪算法的实验与分析 | 第61-63页 |
4.3 SURF目标跟踪算法在硬件平台的实现 | 第63-65页 |
4.3.1 目标跟踪算法的系统平台实现流程 | 第63-64页 |
4.3.2 目标跟踪算法在系统平台的具体实现 | 第64-65页 |
4.3.3 目标跟踪算法系统平台实现的初步测试 | 第65页 |
4.4 目标跟踪算法的优化策略 | 第65-68页 |
4.4.1 前期预处理阶段的优化 | 第65-66页 |
4.4.2 SURF算法的优化 | 第66页 |
4.4.3 目标跟踪算法的整体优化 | 第66页 |
4.4.4 目标跟踪算法的实现评估 | 第66-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测试 | 第69-80页 |
5.1 系统环境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69页 |
5.2 系统运行环境参数配置 | 第69-71页 |
5.2.1 动态内存管理优先级调整 | 第70页 |
5.2.2 Socket接收缓冲区大小的调整 | 第70-71页 |
5.2.3 系统的网络中断频率调整 | 第71页 |
5.3 系统平台客户端侧软件测试 | 第71-73页 |
5.3.1 IPCAMERA捕获的本地显示测试 | 第71-72页 |
5.3.2 视频的画中画合成效果测试 | 第72-73页 |
5.3.3 客户端侧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页 |
5.4 系统平台服务器端侧软件测试 | 第73-78页 |
5.4.1 RTSP客户端会话建立的测试 | 第73-74页 |
5.4.2 流媒体服务器音视频数据发送测试 | 第74-75页 |
5.4.3 PC端远程显示效果测试 | 第75-76页 |
5.4.4 PC端远程显示延时测试 | 第76-77页 |
5.4.5 网络传输数据丢帧率测试 | 第77-78页 |
5.4.6 服务器端侧测试结果分析 | 第78页 |
5.5 系统测试性能指标 | 第78-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80-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