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结构建模及优化软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3 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2 日光温室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第13-23页 |
2.1 日光温室环境模型 | 第13-14页 |
2.1.1 日光温室建造环境的分析 | 第13页 |
2.1.2 日光温室结构的分析 | 第13-14页 |
2.2 日光温室几何模型 | 第14-17页 |
2.3 日光温室力学模型 | 第17-22页 |
2.3.1 屋面模型坐标变换 | 第17-19页 |
2.3.2 屋面受力分析 | 第19-21页 |
2.3.3 结构校核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计算 | 第23-38页 |
3.1 日光温室采光分析 | 第23-24页 |
3.2 日光温室荷载分析 | 第24-27页 |
3.3 日光温室用材分析 | 第27-28页 |
3.4 日光温室结构有限元分析 | 第28-33页 |
3.4.1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择 | 第28-29页 |
3.4.2 结构分析原理 | 第29-30页 |
3.4.3 创建有限元模型 | 第30页 |
3.4.4 定义条件并求解 | 第30-31页 |
3.4.5 结果后处理 | 第31-33页 |
3.5 日光温室结构安全分析 | 第33页 |
3.6 日光温室优化分析 | 第33-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基于VB与ANSYS的软件开发 | 第38-47页 |
4.1 软件开发背景 | 第38页 |
4.2 软件开发语言的选择 | 第38-39页 |
4.3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9-40页 |
4.4 软件工作流程 | 第40-42页 |
4.5 软件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42-46页 |
4.5.1 前处理模块 | 第42页 |
4.5.2 输入参数模块 | 第42-43页 |
4.5.3 ANSYS后台计算模块 | 第43-45页 |
4.5.4 结果后处理模块 | 第45页 |
4.5.5 优化设计模块 | 第45-46页 |
4.5.6 结果输出模块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模型试验和结果分析 | 第47-56页 |
5.1 哈尔滨市某栋日光温室试验 | 第47-54页 |
5.1.1 试验模型 | 第47页 |
5.1.2 软件运行 | 第47-54页 |
5.2 试验分析 | 第54-55页 |
5.2.1 结果分析 | 第54页 |
5.2.2 准确性分析 | 第54-55页 |
5.2.3 优化方案 | 第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