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键链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论文主体结构 | 第15-18页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9-29页 |
2.1 关键链管理方法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 灰色关键链方法的研究 | 第20-23页 |
2.3 关键链缓冲大小的估计 | 第23-26页 |
2.4 缓冲管理法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改进灰色关键链法的进度管理 | 第29-45页 |
3.1 传统灰色关键链进度管理 | 第29-31页 |
3.2 新数学模型下关键链的识别与缓冲计算 | 第31-38页 |
3.2.1 引入层次分析法 | 第31-32页 |
3.2.2 风险影响下指标的确立 | 第32-35页 |
3.2.3 灰色-层次分析关键链法 | 第35-38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38-43页 |
3.3.1 随机工序时间 | 第38页 |
3.3.2 算例计算 | 第38-42页 |
3.3.3 算例比较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关键链动态缓冲监控模型 | 第45-57页 |
4.1 关键链缓冲监控模型研究 | 第45-47页 |
4.2 动态缓冲监控基本模型 | 第47-53页 |
4.2.1 动态缓冲更新 | 第47-49页 |
4.2.2 动态监控点设置 | 第49-51页 |
4.2.3 动态监控步骤 | 第51-53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7-61页 |
5.1 总结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作者介绍和导师介绍 | 第67-68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