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脱落酸受体PYL蛋白家族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10-34页
    1.1 ABA第11-17页
        1.1.1 ABA 的发现及功能第12-14页
        1.1.2 ABA 的合成及降解第14-15页
        1.1.3 关于 ABA 类似物的研究第15-17页
    1.2 ABA 信号通路中重要因子第17-22页
    1.3 ABA 受体的研究第22-32页
        1.3.1 FCA 的相关研究第23页
        1.3.2 ABAR 的相关研究第23页
        1.3.3 GCR2 的相关研究第23-24页
        1.3.4 GTG 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1.3.5 PYR/PYL/RCAR 被发现为 ABA 受体第26-32页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32页
    1.5 本文研究工作要解决的问题第32-34页
第2章 ABA 受体 PYL 及相关蛋白结构的解析过程第34-54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2.3 实验试剂第35-37页
        2.3.1 实验所用菌株第35-36页
        2.3.2 实验常用载体第36页
        2.3.3 实验常用培养基、缓冲液、试剂盒第36-37页
        2.3.4 分子克隆常用试剂盒及酶第37页
    2.4 实验方法第37-54页
        2.4.1 分子克隆第37-41页
        2.4.2 突变体的构建第41页
        2.4.3 蛋白小量试表达第41-42页
        2.4.4 蛋白的大量表达纯化第42-45页
            2.4.4.1 限制性内切酶处理以寻找蛋白截短体第43-44页
            2.4.4.2 根据软件预测设计蛋白截短体第44-45页
        2.4.5 蛋白晶体的初筛、优化第45-46页
        2.4.6 解决蛋白晶体相位问题第46-47页
        2.4.7 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第47页
        2.4.8 等温量热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第47-48页
        2.4.9 凝胶排阻层析柱测定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第48页
        2.4.10 Pull-down 法测定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第48-49页
        2.4.11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定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第49-51页
        2.4.12 凝胶排阻层析测定蛋白分子量第51-52页
        2.4.13 多角度静态光散射测定蛋白分子量第52页
        2.4.14 分析超速离心法测定蛋白分子量第52页
        2.4.15 体外测量去磷酸化酶活性第52-54页
第3章 脱落酸受体 PYL 蛋白家族相关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54-114页
    3.1 PYL 蛋白介导的 ABA 信号通路机理第54-77页
        3.1.1 脱落酸受体 PYL 及 ABA-PYL-PP2Cs 蛋白的表达纯化第54-58页
        3.1.2 apo-PYL2 与 ABA-PYL2 的晶体结构及分析第58-66页
        3.1.3 (+)-ABA 结合对 PYL2 构象带来的影响第66-68页
        3.1.4 (+)-ABA-PYL1-ABI1 的晶体结构第68-71页
        3.1.5 ABA 依赖的 PYL1 对 ABI1 活性的抑制第71-74页
        3.1.6 总结第74-77页
    3.2 Pyrabactin 对 PYL 蛋白家族的作用机制第77-96页
        3.2.1 Pyrabactin-PYL1 的晶体结构第78-82页
        3.2.2 PYL 对小分子的认知第82-87页
        3.2.3 Pyrabactin-PYL2 的晶体结构第87-92页
        3.2.4 Pyrabactin 对 PYL1 和 PYL2 的选择机制第92-96页
        3.2.5 总结第96页
    3.3 关于 PYL10 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第96-114页
        3.3.1 PYL 在有无 ABA 情况下对 PP2Cs 活性的抑制第97-99页
        3.3.2 PYL10 体外可与 PP2C 直接相互作用第99-101页
        3.3.3 PYL 体外寡聚化状态第101-108页
        3.3.4 PYL10-HAB1 晶体结构第108-111页
        3.3.5 PYL10 不依赖 ABA 对 PP2C 作用的机制第111-112页
        3.3.6 总结第112-114页
第4章 论文总结及讨论第114-121页
    4.1 本文研究结论及创新点第114-116页
        4.1.1 PYL 通过 ABA 对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第114-115页
        4.1.2 Pyrabactin 系列研究揭示了其结合及选择性机制第115-116页
        4.1.3 独立于 ABA 发挥作用的 PYL 亚类第116页
    4.2 本文解析的蛋白质结构 PDB 编号第116-117页
    4.3 其他领域已取得的成果第117-118页
    4.4 PYL 家族研究仍待解决的问题第118-121页
        4.4.1 进化层面分析 ABA 依赖的 PYL 的生理学功能第118页
        4.4.2 PYL 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调节第118-119页
        4.4.3 其他 ABA 受体的存在第119页
        4.4.4 蛋白后修饰在 ABA 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第119-120页
        4.4.5 对其他农作物中的 ABA 受体研究第120页
        4.4.6 设计可应用的 ABA 类似物小分子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小二氧化钛纳米晶表面结构与反应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冷冻电镜的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