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论文

协商民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思考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前言第10-12页
正文第12-54页
 1 协商民主的源起与消长第12-24页
   ·概念第12-14页
     ·作为治理形式的协商民主第13页
     ·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第13-14页
     ·作为社团形式或政府形式的协商民主第14页
   ·协商民主的源起与沉寂第14-17页
     ·协商民主的源起第14-16页
     ·协商民主的沉寂第16-17页
   ·协商民主的复兴第17-19页
   ·协商民主的特征第19-21页
     ·协商主体的平等性和责任性第19-20页
     ·协商过程的程序性和包容性第20页
     ·协商结果的合法性第20页
     ·社会基础的多元性第20-21页
   ·协商民主的社会价值第21-24页
     ·改善立法和决策的质量,促进合法决策第21页
     ·培育公民精神第21-22页
     ·实现从权利政治转向公益政治第22-23页
     ·控制自由裁量权第23页
     ·协商民主能够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第23-24页
 2 协商民主的社会需求第24-30页
   ·协商民主之于西方第24-26页
     ·有利于调和多元文化发展导致的冲突第24-25页
     ·有利于补充完善当代西方的民主形式第25-26页
   ·协商民主之于中国第26-30页
     ·协商民主符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现实第26-27页
     ·协商民主利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发展第27-28页
     ·协商民主契合于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第28-29页
     ·协商民主适应于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9-30页
 3 和谐社会建设中协商民主的正确适用第30-47页
   ·协商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第31-41页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第31-36页
     ·协商民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第36-41页
   ·如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正确适用协商民主第41-47页
     ·加强法律对协商民主的保障作用第42-43页
     ·坚持完善发展政治协商制度第43页
     ·不断扩大完善基层民主第43-44页
     ·加强公民教育,增强公民参与意识第44-45页
     ·协商民主运行与民主自制能力培育相互动第45-46页
     ·利用经济手段为协商民主的应用创造条件第46-47页
 4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第47-54页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多样性探索与成就第47-51页
     ·我国协商民主理论探索第47-49页
     ·我国协商民主实践探索第49-51页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51-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个人简历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民选举与乡村政治文化建构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