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选举与乡村政治文化建构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正文 | 第11-52页 |
1. 村民选举的产生与乡村政治文化变迁 | 第11-22页 |
·家族势力主导下的传统乡村政治文化 | 第13-16页 |
·国家权力主导下的集体垄断政治文化 | 第16-17页 |
·民间力量崛起后的村级民主政治文化 | 第17-22页 |
2. 村民选举的嬗变与乡村政治文化纠偏 | 第22-40页 |
·村民选举嬗变的形式 | 第22-30页 |
·贿选现象频发 | 第23-26页 |
·家族势力干扰 | 第26-28页 |
·乡镇政权干涉 | 第28-30页 |
·选举嬗变对农民政治价值的伤害 | 第30-35页 |
·公共领域丧失批判功能 | 第30-32页 |
·私人领域消解政治热情 | 第32-33页 |
·维权艰难潜伏社会危机 | 第33-35页 |
·乡村政治文化的纠偏与调整 | 第35-40页 |
·约束公权的过度膨胀 | 第35-36页 |
·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 第36-37页 |
·扩大协商的议事范围 | 第37-40页 |
3. 选举传播对乡村政治政治文化的指向与培育 | 第40-52页 |
·村民选举形成村庄公共领域 | 第40-44页 |
·乡村精英群体素质提升 | 第41-42页 |
·乡村公共领域初步形成 | 第42-43页 |
·公共领域争取公民权利 | 第43-44页 |
·村民选举强化政治契约意识 | 第44-47页 |
·村民选举对政治契约意识的强化 | 第44-45页 |
·村官执政对政治契约意识的强化 | 第45-46页 |
·民主监督对政治契约意识的强化 | 第46-47页 |
·村民选举影响乡村政治文化 | 第47-52页 |
·民意成为乡村政治的精神基础 | 第48-49页 |
·协商成为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 | 第49-50页 |
·诚信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