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4页 |
一、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 | 第14-25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1.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14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1.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15页 |
1.1.5 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15页 |
1.1.6 标本采集 | 第15-16页 |
1.1.7 肾组织的处理 | 第16-17页 |
1.1.8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1.2 结果 | 第18-21页 |
1.2.1 一般情况 | 第18页 |
1.2.2 一般资料比较 | 第18页 |
1.2.3 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18-19页 |
1.2.4 ATN评分 | 第19-21页 |
1.3 讨论 | 第21-24页 |
1.3.1 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 | 第21-24页 |
1.4 小结 | 第24-25页 |
二、补肾活血法组方对顺铂诱导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的治疗 | 第25-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2.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6页 |
2.1.4 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26页 |
2.1.5 标本采集 | 第26页 |
2.1.6 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6-28页 |
2.1.7 统计学方法 | 第28-29页 |
2.2 结果 | 第29-33页 |
2.2.1 一般情况 | 第29页 |
2.2.2 一般资料比较 | 第29-30页 |
2.2.3 肾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30-31页 |
2.2.4 ATN评分 | 第31-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2.3.1 补肾活血法组方对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3-35页 |
2.4 小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1-42页 |
综述 急性肾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42-6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