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国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 第16-26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16-22页 |
2.1.1 国学与国学教育 | 第16-18页 |
2.1.2 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3 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 第20-22页 |
2.2 政策依据 | 第22-26页 |
3 国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 第26-36页 |
3.1 基本现状 | 第26-27页 |
3.2 调查方法和对象 | 第27-28页 |
3.3 调查结果 | 第28-34页 |
3.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3.4.1 国学虚无论影响深远 | 第34页 |
3.4.2 市场经济的负面侵扰 | 第34页 |
3.4.3 教育观念偏差与教育体制束缚 | 第34-35页 |
3.4.4 国学精髓未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 | 第35-36页 |
4 国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6-46页 |
4.1 确立理性的融合原则 | 第36-37页 |
4.1.1 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 第36页 |
4.1.2 革故鼎新,因势而变 | 第36-37页 |
4.2 精选国学教育的内容 | 第37-39页 |
4.2.1 理想信念教育 | 第37页 |
4.2.2 家国情怀教育 | 第37-38页 |
4.2.3 社会关爱教育 | 第38页 |
4.2.4 公民道德教育 | 第38-39页 |
4.3 提出系统的国学教育措施 | 第39-44页 |
4.3.1 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措施 | 第39-42页 |
4.3.2 国学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 第42-44页 |
4.4 构建完善的国学教育保障机制 | 第44-46页 |
4.4.1 提升高校国学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 第44页 |
4.4.2 实现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 | 第44-45页 |
4.4.3 健全国学教育长效工作机制 | 第45-46页 |
5 结语 | 第46-48页 |
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46页 |
5.2 论文有待深化的问题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