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问题之提出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2.1 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1.2.2.2 实践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7-18页 |
1.3.2 比较分析法 | 第18页 |
1.3.3 价值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2.1 行政公益诉讼之界定 | 第19-22页 |
2.1.1 公益诉讼的含义 | 第19页 |
2.1.2 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3 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20-21页 |
2.1.4 行政公益诉讼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2页 |
2.2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与特征 | 第22-24页 |
2.2.1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特征 | 第22-24页 |
2.3 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价值 | 第24-27页 |
2.3.1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础 | 第24页 |
2.3.2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工具 | 第24-25页 |
2.3.3 解决当前公共利益保护不力的重要手段 | 第25页 |
2.3.4 平衡社会公益与个体利益的重要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域外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规定之比较 | 第27-35页 |
3.1 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 | 第27-29页 |
3.1.1 美国 | 第27-28页 |
3.1.2 英国 | 第28-29页 |
3.2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29-32页 |
3.2.1 法国 | 第29页 |
3.2.2 德国 | 第29-30页 |
3.2.3 日本 | 第30-31页 |
3.2.4 台湾地区 | 第31-32页 |
3.3 域外立法之启示 | 第32-35页 |
3.3.1 域外行政公益诉讼的共同特点 | 第32-33页 |
3.3.2 域外规定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现状与问题 | 第35-42页 |
4.1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 | 第35-39页 |
4.1.1 现行立法现状 | 第35-36页 |
4.1.2 实践现状 | 第36-39页 |
4.2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4.2.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失,导致受案范围不明 | 第39-41页 |
4.2.2 行政公益诉讼中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模糊 | 第41页 |
4.2.3 实践中公益诉讼难以立案,且败诉率较高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构建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设想 | 第42-51页 |
5.1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应考虑的因素 | 第42-44页 |
5.1.1 行政法理论的发展状况 | 第42页 |
5.1.2 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状况及自我约束状况 | 第42页 |
5.1.3 司法机关对于处理行政纠纷的能力 | 第42-43页 |
5.1.4 原告诉讼权益的保障 | 第43-44页 |
5.2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标准 | 第44-46页 |
5.2.1 行政争议主体标准 | 第44-45页 |
5.2.2 行政行为标准 | 第45页 |
5.2.3 社会公众利益标准 | 第45-46页 |
5.3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模式选择 | 第46-48页 |
5.4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主要内容 | 第48-51页 |
5.4.1 国有资产保护案件 | 第48页 |
5.4.2 环境保护案件 | 第48-49页 |
5.4.3 不正当竞争、垄断案件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