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1.1 开发电动汽车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1.2 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 第12-14页 |
1.2 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热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 第14页 |
1.2.2 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14-16页 |
1.2.3 电池组温差目标的确定 | 第16页 |
1.2.4 动力电池各散热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 热管散热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1 热管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1.3.2 热管的发展与应用 | 第22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4.2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分析 | 第24-4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 第24-26页 |
2.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2.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 | 第25-26页 |
2.3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热机理及安全性能 | 第26-29页 |
2.3.1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热分析 | 第26-28页 |
2.3.2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 第28-29页 |
2.4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9-32页 |
2.4.1 温度对充电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2.4.2 温度对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30页 |
2.4.3 温度对电池内阻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4 温度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 第31-32页 |
2.4.5 温度对安全性的影响 | 第32页 |
2.5 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的获取 | 第32-39页 |
2.5.1 实验测量的原理 | 第33-34页 |
2.5.2 实验装置的布置 | 第34-35页 |
2.5.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5-36页 |
2.5.4 锂离子电池导热系数的确定 | 第36-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散热模组设计及实验分析 | 第40-6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密闭隔热环境下不同放电倍率对电池温度的影响 | 第40-45页 |
3.2.1 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电池温度随放电容量的变化 | 第40-42页 |
3.2.2 不同位置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 第42-45页 |
3.3 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翅片式散热模组实验 | 第45-57页 |
3.3.1 散热模组结构设计 | 第45-46页 |
3.3.2 电池、翅片、热管的选用 | 第46-47页 |
3.3.3 不同热管理方式的效果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3.3.4 热管布局对电池温度的影响 | 第50-57页 |
3.4 复合方式的散热性能 | 第57-59页 |
3.4.1 风速的测量 | 第57-58页 |
3.4.2 风冷与单热管模组结合散热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单体锂离子电池仿真分析与实验对比 | 第61-72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电池传热的基本方式 | 第61-63页 |
4.2.1 热传导 | 第61-62页 |
4.2.2 对流传热 | 第62页 |
4.2.3 辐射传热 | 第62-63页 |
4.3 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4.3.1 模型定解条件的确定 | 第64页 |
4.3.2 热物性参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4.3.3 热管模型的确定 | 第65页 |
4.4 锂离子电池单体传热的 CFD 分析与实验对比 | 第65-69页 |
4.4.1 锂离子电池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65-67页 |
4.4.2 电池单体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4.4.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68-69页 |
4.5 电池单体在单热管模组与风冷结合下的仿真分析与实验对比 | 第69-70页 |
4.5.1 单热管散热模组与风冷结合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4.5.3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7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温度场仿真及实验 | 第72-78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电池组在双模组作用下的散热效果分析 | 第72-73页 |
5.3 动力电池组散热仿真分析与散热结构优化 | 第73-77页 |
5.3.1 动力电池组散热结构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73-76页 |
5.3.2 温度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6-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