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媒介信任度对民众心理战真假信息辨别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选题缘由第9页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9-10页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第10-11页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0页
        1.4.2 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0页
        1.4.3 研究的创新第10-11页
    1.5 论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37页
    2.1 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概述第12-32页
        2.1.1 心理战的定义第12-16页
        2.1.2 心理战的分类第16-22页
        2.1.3 心理战的形成机制第22-26页
        2.1.4 心理战信息第26-30页
        2.1.5 心理战实施流程第30-32页
    2.2 媒介信任度第32-34页
        2.2.1 媒介信任度的定义第32-33页
        2.2.2 媒介信任度的测量方法及本研究所选用的测量方法第33-34页
        2.2.3 媒介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及本研究采用的影响因素第34页
    2.3 媒介素养中的信息辨别第34-37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7-43页
    3.1 研究方法第37页
        3.1.1 文献法第37页
        3.1.2 问卷法第37页
        3.1.3 实验法第37页
    3.2 研究工具第37页
    3.3 研究步骤第37-38页
    3.4 研究设计第38-43页
        3.4.1 媒介信任度调查设计第38-39页
        3.4.2 心理战真假信息辨别实验设计第39-43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讨论及应用第43-79页
    4.1 媒介信任度调查结果第43-76页
        4.1.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统计第43-44页
        4.1.2 信任度总体结果第44-51页
        4.1.3 人口学变量信任度结果第51-68页
        4.1.4 媒介报道一致性与信息信任度第68-73页
        4.1.5 媒介信任度调查结果讨论及应用第73-76页
    4.2 心理战真假信息辨别实验结果第76-79页
        4.2.1 实验一第76页
        4.2.2 实验二第76-77页
        4.2.3 心理战真假信息辨别研究结果讨论及应用第77-79页
第五章 结论第79-82页
    5.1 本研究主要贡献第79页
    5.2 本研究主要局限性第79-80页
    5.3 未来研究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5-86页
附录第86-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民粹主义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正念、冗思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