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债券监管中的市场约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1.3 选题来源 | 第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分析框架 | 第19-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市场约束的理论基础 | 第23-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2.1.1 企业债券 | 第23-25页 |
2.1.2 市场约束 | 第25-26页 |
2.2 市场约束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7页 |
2.2.2 激励相容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 第28页 |
2.2.4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8页 |
2.3 债券市场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分析 | 第28-32页 |
2.3.1 债券市场监管体系演变 | 第29页 |
2.3.2 债券市场监管制度分析 | 第29-30页 |
2.3.3 官方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关系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机理分析 | 第33-44页 |
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3.1.1 企业债券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3.1.2 企业债券市场现状 | 第34-35页 |
3.2 企业债券市场约束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35-40页 |
3.2.1 企业债券市场约束实施主体 | 第35-37页 |
3.2.2 企业债券市场约束实施基础 | 第37-40页 |
3.3 企业债券市场约束的表现形式 | 第40-43页 |
3.3.1 市场监督作用 | 第40-41页 |
3.3.2 市场影响作用 | 第41-42页 |
3.3.3 企业债券发行市场监督效应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企业债券发行数据的市场约束实证分析 | 第44-61页 |
4.1 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约束的实证分析 | 第44-53页 |
4.1.1 模型构建 | 第44-45页 |
4.1.2 相关变量选取 | 第45-47页 |
4.1.3 数据分析与说明 | 第47-49页 |
4.1.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49-53页 |
4.2 投资者风险敏感性的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4.2.1 模型构建 | 第53-54页 |
4.2.2 相关变量选取 | 第54-55页 |
4.2.3 数据分析与说明 | 第55-57页 |
4.2.4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约束的对策建议 | 第61-66页 |
5.1 健全债券监管体系 | 第61-62页 |
5.1.1 统一市场监管标准 | 第61-62页 |
5.1.2 强化市场监督机制 | 第62页 |
5.2 规范投资者行为 | 第62-64页 |
5.2.1 丰富投资者群体 | 第62-63页 |
5.2.2 提升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 | 第63-64页 |
5.3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 第64-66页 |
5.3.1 引入评级机构竞争机制 | 第64页 |
5.3.2 优化评级制度及付费模式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