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善意妒忌的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2.2 实践意义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9页
    2.1 善意妒忌第15-24页
        2.1.1 善意妒忌的概念界定第15-17页
        2.1.2 善意妒忌与钦佩感第17-18页
        2.1.3 善意妒忌的测量第18-19页
        2.1.4 善意妒忌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2.1.5 善意妒忌的相关研究第21-24页
    2.2 归因风格第24-26页
        2.2.1 归因风格的概念界定第24-25页
        2.2.2 归因风格的测量第25-26页
    2.3 工作投入第26-29页
        2.3.1 工作投入的概念界定第26-27页
        2.3.2 工作投入的测量第27-29页
3 研究内容及研究设计第29-39页
    3.1 已有研究的局限第29-31页
        3.1.1 缺乏善意妒忌内容结构的研究第29-30页
        3.1.2 缺乏善意妒忌形成的人格原因以及行为后果的研究第30页
        3.1.3 缺乏善意妒忌在人格和行为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第30-31页
    3.2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1-32页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32-37页
    3.4 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第37-39页
        3.4.1 研究方法第37页
        3.4.2 研究步骤第37-39页
4 研究一 善意妒忌的内容结构研究第39-55页
    4.1 善意妒忌内容结构的预研究第39-42页
        4.1.1 研究目的第39页
        4.1.2 研究方法第39页
        4.1.3 研究过程第39-40页
        4.1.4 预试第40-42页
    4.2 善意妒忌内容结构的探索第42-46页
        4.2.1 研究目的第42页
        4.2.2 研究方法第42-43页
        4.2.3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4.3 善意妒忌内容结构的验证第46-51页
        4.3.1 研究目的第46页
        4.3.2 研究方法第46-47页
        4.3.3 研究思路第47页
        4.3.4 检验过程第47-48页
        4.3.5 竞争模型比较第48-51页
    4.4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51-52页
        4.4.1 信度分析第51页
        4.4.2 效度分析第51-52页
    4.5 讨论与分析第52-53页
    4.6 小结第53-55页
5 研究二 善意妒忌在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5-61页
    5.1 研究目的第55页
    5.2 研究方法第55页
        5.2.1 研究被试第55页
        5.2.2 统计方法第55页
    5.3 研究结果第55-58页
        5.3.1 性别上的差异第55-56页
        5.3.2 年龄上的差异第56页
        5.3.3 工作年限上的差异第56-57页
        5.3.4 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第57-58页
    5.4 讨论第58-59页
    5.5 小结第59-61页
6 研究三 归因风格、善意妒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第61-77页
    6.1 研究目的第61页
    6.2 研究假设第61-62页
    6.3 研究方法和程序第62-63页
        6.3.1 研究被试第62页
        6.3.2 研究工具第62-63页
        6.3.3 统计方法第63页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63-72页
        6.4.1 相关变量问卷的质量分析第63-66页
        6.4.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66-67页
        6.4.3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7-68页
        6.4.4 归因风格与善意妒忌的层次回归分析第68-69页
        6.4.5 善意妒忌与工作投入的层次回归分析第69-70页
        6.4.6 归因风格与工作投入的层次回归分析第70-71页
        6.4.7 善意妒忌对归因风格与工作投入关系的中介作用分析第71-72页
    6.5 讨论第72-75页
        6.5.1 归因风格对善意妒忌的影响第73页
        6.5.2 善意妒忌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第73-74页
        6.5.3 归因风格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第74-75页
        6.5.4 善意妒忌在归因风格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第75页
    6.6 小结第75-77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7-81页
    7.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7.2 研究创新之处第78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95页
致谢第95-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员工妒忌、道德推脱与社会阻抑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