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员工妒忌、道德推脱与社会阻抑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 妒忌第15-19页
        2.1.1 妒忌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妒忌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1.3 妒忌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2.1.4 妒忌的测量第18-19页
    2.2 道德推脱第19-21页
        2.2.1 道德推脱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2.2 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2.2.3 道德推脱的测量第20-21页
    2.3 社会阻抑第21-25页
        2.3.1 社会阻抑的概念界定第21页
        2.3.2 社会阻抑行为的影响结果第21-23页
        2.3.3 影响社会阻抑行为的因素第23-24页
        2.3.4 社会阻抑行为的测量第24-25页
3 研究内容与设计第25-31页
    3.1 已有研究的局限第25页
        3.1.1 本土化妒忌和社会阻抑行为测量工具的缺乏第25页
        3.1.2 国内尚缺乏社会阻抑行为的实证研究第25页
    3.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5-26页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26-28页
    3.4 研究方法与步骤第28-31页
        3.4.1 研究方法第28页
        3.4.2 研究过程第28-31页
4 研究一员工妒忌问卷的修订第31-37页
    4.1 研究目的第31页
    4.2 问卷项目的翻译和整理第31页
    4.3 员工妒忌问卷的预测第31-34页
        4.3.1 预测样本第31-32页
        4.3.2 员工妒忌问卷项目分析第32-33页
        4.3.3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3-34页
    4.4 员工妒忌问卷的正式施测第34-37页
        4.4.1 被试选取第34-35页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5-36页
        4.4.3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6-37页
5 研究二员工社会阻抑问卷的修订第37-45页
    5.1 研究目的第37页
    5.2 问卷项目的翻译和整理第37页
    5.3 员工社会阻抑问卷的预测第37-40页
        5.3.1 预测样本第37页
        5.3.2 员工社会阻抑问卷项目分析第37-39页
        5.3.3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9-40页
    5.4 员工社会阻抑问卷的正式施测第40-45页
        5.4.1 被试选取第40页
        5.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0-42页
        5.4.3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42-43页
        5.4.4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43-45页
6 研究三员工社会阻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5-53页
    6.1 研究目的第45页
    6.2 研究方法第45-46页
        6.2.1 研究对象第45-46页
        6.2.2 研究工具第46页
        6.2.3 统计方法第46页
    6.3 研究结果第46-53页
        6.3.1 不同性别员工的差异比较第46-47页
        6.3.2 不同婚姻状况员工的差异比较第47页
        6.3.3 不同年龄员工的差异比较第47-48页
        6.3.4 不同学历员工的差异比较第48-49页
        6.3.5 不同工作年限员工的差异比较第49-50页
        6.3.6 不同职位级别员工的差异比较第50页
        6.3.7 不同单位性质员工的差异比较第50-51页
        6.3.8 不同人口学特征变量的差异比较汇总第51-53页
7 研究四道德推脱在员工妒忌与社会阻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53-59页
    7.1 研究目的第53页
    7.2 研究方法第53页
        7.2.1 研究对象第53页
        7.2.2 研究工具第53页
        7.2.3 统计方法第53页
    7.3 研究结果第53-59页
        7.3.1 员工妒忌与道德推脱的关系第53-55页
        7.3.2 员工妒忌与社会阻抑的关系第55-57页
        7.3.3 员工道德推脱在妒忌与社会阻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57-59页
8 分析与讨论第59-65页
    8.1 员工妒忌问卷的修订第59页
    8.2 员工社会阻抑问卷的修订第59-60页
    8.3 员工社会阻抑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60-62页
        8.3.1 不同性别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0页
        8.3.2 不同婚姻状况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0页
        8.3.3 不同年龄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0-61页
        8.3.4 不同学历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1页
        8.3.5 不同工作年限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1页
        8.3.6 不同职位级别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1-62页
        8.3.7 不同单位性质员工的差异比较第62页
    8.4 道德推脱在员工妒忌与社会阻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62-65页
        8.4.1 员工妒忌与道德推脱的关系第62-63页
        8.4.2 员工妒忌与社会阻抑的关系第63页
        8.4.3 员工道德推脱在妒忌与社会阻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63-65页
9 结论与展望第65-69页
    9.1 研究结论第65页
    9.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5-66页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6页
    9.4 管理启示第66-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动机趋近(回避)强度的情绪对返回抑制的影响
下一篇:善意妒忌的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