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6页 |
·中度嗜盐菌 | 第16-27页 |
·中度嗜盐菌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中度嗜盐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18-20页 |
·中度嗜盐菌的主要类群 | 第20-25页 |
·中度嗜盐菌的应用 | 第25-27页 |
·细菌的分类鉴定 | 第27-29页 |
·细菌常规鉴定法 | 第27页 |
·细菌的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 | 第27-28页 |
·化学分类鉴定法 | 第28页 |
·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 | 第28-29页 |
·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 | 第29页 |
·盐地碱蓬 (Suaeda salsa L.) | 第29-32页 |
·盐地碱蓬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 第30页 |
·盐地碱蓬的用途 | 第30-31页 |
·盐地碱蓬是研究植物耐盐机制极好的基因库 | 第31页 |
·盐地碱蓬是未探索的中度嗜盐菌自然生境 | 第31-32页 |
·植物内生菌 | 第32-34页 |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第32页 |
·植物内生菌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 | 第33页 |
·植物内生菌的侵染和定殖 | 第33-3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盐地碱蓬内生中度嗜盐菌的分离和多样性分析 | 第36-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4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参照菌株 | 第37页 |
·主要仪器 | 第37-38页 |
·培养基 | 第38-39页 |
·染色剂和生理生化鉴定试剂 | 第39页 |
·盐地碱蓬内生菌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 第39-40页 |
·内生菌的保存 | 第40页 |
·生理生化特征测试[89] | 第40-43页 |
·细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扩增与测序 | 第43-44页 |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碱蓬内生中度嗜盐菌的分离 | 第44-45页 |
·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45-47页 |
·中度嗜盐菌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 析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色盐杆菌属新种 ST307~T 的鉴定 | 第52-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主要试剂 | 第52-53页 |
·主要仪器 | 第53-54页 |
·培养基 | 第54页 |
·菌株 ST307~T 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 第54页 |
·菌株 ST307~T 的生理生化特征测试[89] | 第54-55页 |
·菌株 ST307~T 的营养要求测试 | 第55页 |
·菌株 ST307~T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扩增与测序 | 第55页 |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55-56页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株 ST307~T 的 DNA G + C mol% 含量 | 第56-58页 |
·复性速率液相杂交法测定 DNA–DNA 杂交率 | 第58-59页 |
·菌株 ST307~T 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71页 |
·形态特征描述 | 第59-60页 |
·菌株 ST307~T 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60-62页 |
·菌株 ST307~T 的营养要求 | 第62页 |
·菌株 ST307~T 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 | 第62-64页 |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64-65页 |
·菌株 ST307~T 的 DNA G + C mol% 含量 | 第65-68页 |
·DNA–DNA 杂交率 | 第68-71页 |
·菌株 ST307~T 的抗生素敏感性 | 第71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第四章 盐地碱蓬内生菌 ST307~T 的回接、分离和鉴定 | 第74-8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4-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主要试剂 | 第74-75页 |
·主要仪器 | 第75页 |
·菌株 ST307~T 的回接和分离 | 第75-76页 |
·分离菌株 16S rRNA 基因序列的扩增与测序 | 第76页 |
·分离菌株的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鉴定 | 第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79页 |
·菌株的回接分离 | 第76-77页 |
·分离菌株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鉴定 | 第77-78页 |
·分离菌株的 RAPD 鉴定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