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言理论与方法论论文--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汉字音形义对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9页
    1. 再认第10-17页
        1.1 定义第10-11页
        1.2 理论模型第11-14页
        1.3 研究范式第14-17页
    2. 基于熟悉性的再认第17-23页
        2.1 知晓感第18-21页
        2.2 无辨别再认第21-23页
    3. 无线索回忆再认第23-29页
        3.1 定义第23-24页
        3.2 相关研究第24-25页
        3.3 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第25-29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第29-32页
    1. 问题提出第29-30页
    2. 研究方案第30-32页
第三章 实验研究第32-51页
    1. 实验材料第32-36页
        1.1 筛选标准第33页
        1.2 筛选程序第33-36页
    2. 实验一:汉字字音对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第36-40页
        2.1 实验目的第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3 结果分析第38-40页
    3. 实验二:汉字字形对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第40-43页
        3.1 实验目的第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3.3 结果分析第41-43页
    4. 实验三:汉字字义对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第43-46页
        4.1 实验目的第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4页
        4.3 结果分析第44-46页
    5. 实验四:五笔输入法熟练使用者的无线索回忆再认现象第46-51页
        5.1 实验目的第46-47页
        5.2 实验方法第47页
        5.3 结果分析第47-51页
第四章 总讨论第51-55页
    1. 无线索回忆再认的普遍性第51-52页
    2. 无线索回忆再认的影响因素第52-53页
    3. 无线索回忆再认的理论解释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台方言与普通话词汇对应度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句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