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税务风险评价有关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有关风险的定义 | 第14-15页 |
1.2.2 税务风险及形成原因 | 第15-16页 |
1.2.3 税务风险管理及流程 | 第16-17页 |
1.2.4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0-22页 |
第2章 税务风险评价相关概念及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22-28页 |
2.1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 | 第22-24页 |
2.1.1 税务风险 | 第22页 |
2.1.2 税务风险管理 | 第22-23页 |
2.1.3 税务风险评价 | 第23-24页 |
2.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4-28页 |
2.2.1 构造分析层次 | 第24-25页 |
2.2.2 构建判断矩阵和相对比较标度 | 第25-26页 |
2.2.3 计算指标权重 | 第26-27页 |
2.2.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27-28页 |
第3章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及评价现状 | 第28-44页 |
3.1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外部环境 | 第28-30页 |
3.1.1 娄星公司外部税务征管环境 | 第28-29页 |
3.1.2 财务会计制度 | 第29页 |
3.1.3 法律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3.2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 | 第30-39页 |
3.2.1 娄星公司经营概况 | 第30-32页 |
3.2.2 娄星公司的财务核算 | 第32-36页 |
3.2.3 娄星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 | 第36-37页 |
3.2.4 主要税收优惠政策 | 第37页 |
3.2.5 企业经营存在的主要税务风险 | 第37-39页 |
3.3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现状分析 | 第39-44页 |
3.3.1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3.3.2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第40-42页 |
3.3.3 完善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的对策 | 第42-44页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税务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 第44-57页 |
4.1 娄星公司基于层次分析法税务风险评价流程 | 第44页 |
4.2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组成 | 第44-47页 |
4.2.1 税务风险管理外部环境 | 第45页 |
4.2.2 税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 | 第45-46页 |
4.2.3 信息沟通 | 第46页 |
4.2.4 财务状况 | 第46-47页 |
4.2.5 监督反馈 | 第47页 |
4.3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的选择 | 第47-55页 |
4.3.1 构建税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47-50页 |
4.3.2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分配 | 第50-51页 |
4.3.3 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分配 | 第51-53页 |
4.3.4 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分配 | 第53-55页 |
4.4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的评价结果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7-63页 |
5.1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评价实证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5.2 娄星公司税务风险应对建议 | 第58-63页 |
5.2.1 提高税务风险管理相关人员的素质 | 第58页 |
5.2.2 改善公司的主管税务机关执法环境 | 第58-59页 |
5.2.3 提升公司纳税文化 | 第59-60页 |
5.2.4 提高公司税收信息数据质量 | 第60页 |
5.2.5 加强对税收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反馈 | 第60-61页 |
5.2.6 建立税收风险防范机制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