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效率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关于城镇化与生态效率研究综述第14-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5-17页
        1.3.1 主要内容第15-17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可能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9-26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城镇化的界定第19页
        2.1.2 生态效率的界定第19-20页
    2.2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20-21页
    2.3 城镇化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理论分析第21-25页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第21-22页
        2.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22-24页
        2.3.3 经典 IPAT 模型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我国城镇化和区域生态环境状态的分析第26-38页
    3.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第26-29页
        3.1.1 城镇化的演进过程第26-27页
        3.1.2 城镇化的特点第27-29页
    3.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第29-31页
        3.2.1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第29-30页
        3.2.2 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第30页
        3.2.3 能源供需压力大第30-31页
        3.2.4 城镇化的热岛效应第31页
    3.3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测度第31-37页
        3.3.1 模型构建第31-34页
        3.3.2 指标选择和测算结果第34-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中国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8-46页
    4.1 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的拟合分析第38-39页
    4.2 实证模型第39-40页
        4.2.1 模型构建第39-40页
        4.2.2 指标选择第40页
    4.3 实证分析第40-44页
        4.3.1 面板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40-41页
        4.3.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第41-42页
        4.3.3 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研究第46-48页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望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规划研究
下一篇:碳源对静置/好氧/缺氧SBR(SOA-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