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长沙市望城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规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插图索引第12-13页
附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的提出背景第14-15页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第16-21页
        1.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第16-17页
        1.3.2 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的进程第17-19页
        1.3.3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第19-21页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路线图第21-23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1.4.2 框架路线图第22-23页
第2章 望城区可持续基础条件分析第23-30页
    2.1 望城区自然条件剖析第23-24页
        2.1.1 地理位置条件剖析第23页
        2.1.2 道路交通条件剖析第23-24页
        2.1.3 自然资源条件剖析第24页
    2.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第24-27页
        2.2.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第24-25页
        2.2.2 社会建设状况分析第25-26页
        2.2.3 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第26-27页
    2.3 可持续发展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第27-30页
        2.3.1 优势条件分析第27-28页
        2.3.2 制约因素分析第28-30页
第3章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第30-35页
    3.1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理论体系第30-31页
        3.1.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目的第30页
        3.1.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0-31页
        3.1.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第31页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研究第31-32页
        3.2.1 理论准备阶段第31页
        3.2.2 指标体系初选阶段第31-32页
        3.2.3 指标体系有效处理阶段第32页
    3.3 可持续发展指标树的建立第32-33页
    3.4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选取第33-35页
第4章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构建第35-40页
    4.1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规划第35页
    4.2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阶段目标分解第35-36页
        4.2.1 快速深化阶段目标第35页
        4.2.2 示范带动阶段目标第35-36页
        4.2.3 远景展望阶段目标第36页
    4.3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量化指标分析第36-40页
        4.3.1 经济发展指标第36-37页
        4.3.2 社会发展指标第37-38页
        4.3.3 科技发展指标第38页
        4.3.5 资源环境指标第38-40页
第5章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规划第40-60页
    5.1 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构建策略第40-48页
        5.1.1 循环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布局第40-41页
        5.1.2 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布局第41-42页
        5.1.3 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建设布局第42-44页
        5.1.4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建设布局第44-48页
    5.2 和谐社会体系完善策略第48-58页
        5.2.1 全面化与特色化城镇发展布局第48-54页
        5.2.2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设计第54-57页
        5.2.3 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设计第57-58页
    5.3 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健全策略第58页
        5.3.1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第58页
        5.3.2 环境保护制度完善对策第58页
    5.4 科技创新驱动体系建设策略第58-60页
        5.4.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策第58页
        5.4.2 产学研合作对策第58-59页
        5.4.3 强化人才支撑对策第59-60页
第6章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农村污水处理设计案例第60-82页
    6.1 概况第60-62页
        6.1.1 设计依据第61页
        6.1.2 设计原则第61页
        6.1.3 设计范围第61页
        6.1.4 排水量第61-62页
        6.1.5 水质第62页
    6.2 工艺比选第62-67页
        6.2.1 工艺选择的原则第62-63页
        6.2.2 工艺方案的分析第63-65页
        6.2.3 工艺方案的确定第65-67页
        6.2.4 工艺流程的确定第67页
    6.3 主要构筑物设计计算第67-76页
        6.3.1 格栅的设计第67页
        6.3.2 隔油池的设计参数第67-69页
        6.3.3 三池预处理系统的设计第69-70页
        6.3.4 人工湿地设计第70-75页
        6.3.5 好氧塘的设计第75-76页
    6.4 处理工艺平面及高程的布置第76-79页
        6.4.1 污水处理平面布置第76-77页
        6.4.2 污水处理高程布置第77-79页
    6.5 投资估算第79页
        6.5.1 投资估算依据第79页
        6.5.2 工程及设备估价第79页
    6.6 运行与管理第79-80页
        6.6.1 定员与管理第79-80页
        6.6.2 运行成本第80页
    6.7 环境保护第80-82页
        6.7.1 主要环保措施第80-82页
第7章 望城区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设计第82-85页
    7.1 组织管理保障体系第82页
    7.2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第82页
    7.3 决策服务机制第82-83页
    7.4 经费保障体系第83页
    7.5 人才支撑体系第83-84页
    7.6 舆论宣传方案第84-85页
结论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0-91页
附录 B 硕士期间完成的与本研究相关的英文论文第91-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温对二沉池运行影响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我国城镇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