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考虑剪切变形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1.2 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必要性 | 第11页 |
1.2 剪切变形和剪力滞理论的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1.2.1 剪切变形理论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2.2 剪力滞效应的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挠度分析理论 | 第17-31页 |
2.1 剪切变形挠度理论 | 第17-21页 |
2.1.1 TIMOSHENKO 两广义位移梁理论 | 第17-20页 |
2.1.2 剪切变形修正系数计算理论 | 第20-21页 |
2.2 剪力滞效应挠度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基于广义截面特性的通用解 | 第21-22页 |
2.2.2 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 | 第22-23页 |
2.2.3 剪力滞系数修正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3 挠度解析解 | 第24-31页 |
2.3.1 弯曲变形的解析解 | 第25-26页 |
2.3.2 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解析解 | 第26-28页 |
2.3.3 考虑剪力滞效应的挠度解析解 | 第28-31页 |
3 ANSYS 挠度数值解 | 第31-45页 |
3.1 物理模型 | 第31页 |
3.2 弯曲变形挠度计算 | 第31-33页 |
3.2.1 BEAM4 梁单元特点 | 第31-32页 |
3.2.2 主要建模过程 | 第32页 |
3.2.3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3.3 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 | 第33-38页 |
3.3.1 BEAM189 梁单元特点 | 第34页 |
3.3.2 主要建模过程 | 第34-36页 |
3.3.3 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4 考虑剪切变形及剪力滞效应影响的挠度计算 | 第38-45页 |
3.4.1 SOLSH190 及 SOLID45 单元特点 | 第38页 |
3.4.2 主要建模过程 | 第38-39页 |
3.4.3 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4 高跨比门槛值及剪切修正系数 | 第45-49页 |
4.1 高跨比对剪切变形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 剪切修正系数的数值计算 | 第46-48页 |
4.3 剪切修正系数的理论验证 | 第48-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