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各项工程论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夏季高原干旱地区铁路桥墩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目的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第11页
    1.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1-12页
        1.3.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研究的国外现状第11-12页
        1.3.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理论研究的国内现状第12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4-19页
        2.1.1 热传导理论简述第14-16页
        2.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16-19页
    2.2 导热问题的三种基本解法第19页
    2.3 有限单元法计算温度场基本原理第19-22页
    2.4 求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有限元法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铁路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现场试验研究第24-43页
    3.1 工程概况第24页
    3.2 混凝土材料性能指标第24-30页
        3.2.1 混凝土配合比第24-25页
        3.2.2 混凝土各组份技术指标第25-30页
    3.3 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第30-42页
        3.3.1 桥墩测点布置第30-31页
        3.3.2 桥墩测点相应数据整理第31-36页
        3.3.3 桥墩测点温度时程曲线第36-37页
        3.3.4 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分析第37-40页
        3.3.5 沿桥墩厚度方向的温度变化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铁路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第43-59页
    4.1 MIDAS/FEA 水化热参数化分析功能简介第43页
    4.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43-47页
        4.2.1 材料特性的定义第43-44页
        4.2.2 结构几何尺寸第44页
        4.2.3 结构有限元模型第44-45页
        4.2.4 热学参数的选取第45-47页
    4.3 桥墩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第47-53页
        4.3.1 桥墩混凝土温度场云图第47-49页
        4.3.2 与主要观测点对应的各节点的温度时程曲线第49-50页
        4.3.3 桥墩温度场温差分析第50-53页
    4.4 桥墩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第53-58页
        4.4.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计算的基本参数第53-55页
        4.4.2 桥墩温度应力计算结果分析第55-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第59-66页
    5.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经验公式第59-62页
        5.1.1 浇筑温度计算第59-60页
        5.1.2 中心温度估算第60-61页
        5.1.3 表面温度估算第61-62页
        5.1.4 计算结果第62页
    5.2 桥墩主要测点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第62-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铁路桥墩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第66-78页
    6.1 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敏感性因素分析第66-74页
        6.1.1 昼夜温差影响下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第66-68页
        6.1.2 不同的入模温度下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第68-70页
        6.1.3 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第70-74页
    6.2 防裂对策第74-77页
        6.2.1 结构设计方面第75-76页
        6.2.2 施工方面第76页
        6.2.3 养护方面第76-77页
    6.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7.1 主要结论第78-79页
    7.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拓展研究
下一篇:剪切变形和剪力滞对混凝土简支箱梁挠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