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一、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2 .访谈法 | 第12-13页 |
3 .行动研究法 | 第13页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 .小组工作 | 第13-14页 |
2 .家庭教育 | 第14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六) 理论视角 | 第15-16页 |
二、 城市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以 A 社区为例 | 第16-21页 |
(一) 城市家庭教育的现状 | 第16-18页 |
1 .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现状 | 第16-17页 |
2 .家庭教育支持系统现状 | 第17页 |
3 .家庭教育中沟通互动情况 | 第17页 |
4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我评价 | 第17-18页 |
(二) 城市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1 .家长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 第18-19页 |
2 .家长的教育行为不合理 | 第19页 |
3 .父亲的教育角色缺位 | 第19-21页 |
三、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家庭教育的实务过程 | 第21-36页 |
(一) 小组前期准备与预估阶段 | 第21-22页 |
(二) 小组计划阶段 | 第22-24页 |
(三) 小组实施阶段 | 第24-34页 |
(四) 小组评估与结案阶段 | 第34-36页 |
四、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家庭教育的反思 | 第36-42页 |
(一) “妈妈课堂——爱的技巧”小组介入城市家庭教育的优势 | 第36-37页 |
1 .资源优势 | 第36页 |
2 .专业优势 | 第36-37页 |
(二) “妈妈课堂——爱的技巧”小组介入城市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37-39页 |
1 .小组分享方式单一,需多元化 | 第37-38页 |
2 .小组成员结构不合理,应将孩子纳入其中 | 第38页 |
3 .小组内容比较刻板,应适当加入游戏作为载体 | 第38页 |
4 .社工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 第38-39页 |
(三) 小组与个案、社区工作方法在介入城市家庭教育方面的实务比较 | 第39-40页 |
(四) 小组工作介入城市家庭教育的理论反思 | 第40-42页 |
五、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1 | 第45-47页 |
附录 2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