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技术路线图 | 第13页 |
1.4.2 论文总体内容 | 第13-14页 |
1.4.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页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百色市农户贷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25页 |
2.1 百色市经济金融发展状况 | 第15-19页 |
2.1.1 百色市经济情况 | 第15-16页 |
2.1.2 百色市金融发展情况 | 第16-17页 |
2.1.3 百色市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情况 | 第17-19页 |
2.2 百色市农户贷款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2.2.1 农户贷款总量稳步增长 | 第19-20页 |
2.2.2 农户贷款的发放主体以农合机构和农业银行为主 | 第20-21页 |
2.3 百色市农户贷款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2.3.1 金融机构方面 | 第22-23页 |
2.3.2 农户方面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百色市农户信贷需求分析 | 第25-34页 |
3.1 农户信贷需求定性分析 | 第25-26页 |
3.2 农户经济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3 农户信贷渠道的分析 | 第28-29页 |
3.3.1 农户的金融需求现状 | 第28页 |
3.3.2 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征 | 第28-29页 |
3.3.3 农户信贷需求的产生 | 第29页 |
3.4 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9-34页 |
3.4.1 模型的选择及相关说明 | 第29-30页 |
3.4.2 变量定义 | 第30-31页 |
3.4.3 计量分析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4.4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三农贷款经验借鉴 | 第34-38页 |
4.1 亚洲农户贷款的实践 | 第34页 |
4.1.1 印度经验 | 第34页 |
4.1.2 日本经验 | 第34页 |
4.2 欧美农户贷款的实践 | 第34-36页 |
4.2.1 美国经验 | 第34-35页 |
4.2.2 欧洲经验 | 第35-36页 |
4.3 广西田东农村金融改革模式 | 第36-37页 |
4.4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第38-43页 |
5.1 从地方政府角度 | 第38-39页 |
5.1.1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38页 |
5.1.2 引导农民提高收入,增强经济实力 | 第38页 |
5.1.3 对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贷款优惠政策 | 第38-39页 |
5.1.4 加快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 第39页 |
5.2 从监管机构角度 | 第39-40页 |
5.2.1 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第39页 |
5.2.2 增加农村地区资金供给 | 第39-40页 |
5.2.3 有序放开金融管制 | 第40页 |
5.2.4 推广田东农村金融改革经验 | 第40页 |
5.3 从商业银行角度 | 第40-43页 |
5.3.1 农信社要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 | 第40-41页 |
5.3.2 农业发展银行要拓宽支农贷款的领域 | 第41页 |
5.3.3 农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赋予基层网点更多自主权 | 第41页 |
5.3.4 邮储银行要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力度 | 第41-42页 |
5.3.5 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