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银行风险研究及应用 | 第12-14页 |
1.2.1 国外银行风险研究及其应用 | 第12-13页 |
1.2.2 国内银行风险研究及其应用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农业发展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银行风险内涵的界定和分类 | 第16-17页 |
2.2 银行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内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1 信用风险内涵的界定 | 第17页 |
2.2.2 操作风险内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3 信用风险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3.1 度量信用风险的参数 | 第18-20页 |
2.3.2 度量信用风险的模型 | 第20-21页 |
2.4 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 | 第21-24页 |
2.4.1 衡量操作风险的基本方法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农业发展银行信用、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5页 |
3.1 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概况 | 第24-25页 |
3.2 信用风险的特殊性 | 第25-29页 |
3.2.1 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25-27页 |
3.2.2 信用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27-29页 |
3.3 操作风险的特殊性 | 第29-35页 |
3.3.1 操作风险种类 | 第29页 |
3.3.2 操作风险的特点 | 第29-31页 |
3.3.3 操作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31-35页 |
第四章 农业发展银行信用、操作风险评价分析 | 第35-46页 |
4.1 信用风险的评价 | 第35-43页 |
4.1.1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5-36页 |
4.1.2 农发行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对比 | 第36-37页 |
4.1.3 农发行新疆分行历史关键指标评价 | 第37-39页 |
4.1.4 农发行哈密地区分行贷款企业财务指标评价 | 第39-43页 |
4.2 操作风险的评价 | 第43-46页 |
4.2.1 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43-44页 |
4.2.2 操作风险潜在的主要环节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农业发展银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 第46-55页 |
5.1 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 第46-50页 |
5.1.1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 第46页 |
5.1.2 完善信贷审批监控 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 第46-48页 |
5.1.3 完善信用风险保障和补偿机制 | 第48-49页 |
5.1.4 建立适宜的信贷资金退出机制 | 第49页 |
5.1.5 完善信用风险相关配套机制 | 第49-50页 |
5.2 操作风险防范策略 | 第50-55页 |
5.2.1 构建权责明晰的风险管理架构 | 第50页 |
5.2.2 完善风险联控制衡制度 | 第50-51页 |
5.2.3 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 | 第51-52页 |
5.2.4 营造操作风险防控文化 | 第52页 |
5.2.5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 第52-53页 |
5.2.6 改善政策性金融的外部环境 | 第53-54页 |
5.2.7 建立损失数据库 量化操作风险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