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反生产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课题背景第11-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14-22页
    2.1 反生产行为第14-18页
        2.1.1 概念第14页
        2.1.2 结构第14-15页
        2.1.3 影响因素第15-16页
        2.1.4 研究理论及模型第16-18页
    2.2 隐性知识第18-20页
        2.2.1 隐性知识的结构第18-19页
        2.2.2 隐性知识的测量第19-20页
        2.2.3 隐性知识的共享第20页
    2.3 知识型员工第20-22页
第3章 问题提出第22-24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4章 问卷编制与修订第24-28页
    4.1 问卷项目编制第24页
    4.2 预研究第24-25页
    4.3 问卷信度第25页
    4.4 问卷效度第25-28页
第5章 正式研究第28-39页
    5.1 高校学生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反生产行为研究第28-33页
        5.1.1 被试第28页
        5.1.2 研究工具第28页
        5.1.3 研究结果第28-33页
        5.1.4 小结第33页
    5.2 知识性工作者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反生产行为研究第33-39页
        5.2.1 被试第33页
        5.2.2 研究工具第33-34页
        5.2.3 研究结果第34-37页
        5.2.4 高校学生与知识型员工反生产行为比较第37-38页
        5.2.5 小结第38-39页
第6章 分析和讨论第39-42页
    6.1 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第39页
    6.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第39-40页
    6.3 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反生产行为的特点第40页
    6.4 隐性知识水平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第40-42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2页
附录第5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与上海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对比
下一篇:组织政治知觉与离职意图的关系研究